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感悟
重新拿起《论语》
□ 陈士同

    自识得文字始,便与作为“启蒙读物”的《论语》结缘,但那时只是对一个个文言字词“识其音、辨其形、解其意”而已。上学后,教材中有关于《论语》的章节,前期的点滴积淀为粗浅了解提供了帮助。然而,由于考试的压力,学生时代只能从功利性出发,将重点放在文字音义识读以及准确地把远古文字转换成现代文,除此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如同初入山水徜徉其间的旅行者——直面山水、目之所及也仅仅是山水而已。

    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角色扮演,对外物投注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由学生成为教师,站在教师的角度阅读《论语》,并将文本所含的内容教授给学生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成为指导教学的重要思想。在甄别中取舍,希望学生除了掌握浅层的知识,更能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在教学《论语》时发现,“直奔主题”的学习方式恐怕存在许多偏狭甚至错误——直白的文字,如果只从知识层面看,它们是极其简单的;但如果从思维、审美、文化传承等角度进行观照,它们就变得丰富而多元起来。于是,对于《论语》,原本直观的轮廓反而变得模糊起来,这与钟情山水的旅行者纵情其中的体验是何其相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事物的认知从清晰走向朦胧,这种跌落造成的心理反差是巨大的,而由此激发的阅读冲动则是强烈的。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视野的不断拓展,带着学生时代留下的缺憾、教学时产生的困惑,重新拿起《论语》以及有关《论语》的著作,希望可以抵达文本的更深处。比如,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一书,以“导言”为引线,在原著的字里行间进行品鉴,小到训诂句读,大到道德修养、齐家治国,再通过旁征博引的引注识别《论语》以外的世界。通过这些丰富的信息,不仅了解了孔子其人及其思想体系的概貌,也了解了《论语》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至于文字的释义,通过多元比对、上下语境的映照也更趋精准。抛开其他外在加持,此时在大脑中呈现的《论语》更具人情和兴味。就像痴迷于山水之人,当完成了人与山水相互交融,客观的花草树木、山陵沟壑便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少之时血气未定,壮之时血气方刚,老之时血气既衰”,当各有所戒;而对《论语》的读解,由于不同人生阶段对其投放价值的取向不同,也出现了层次的差异。回顾与《论语》由疏及近的认知过程,用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进行描述可能更为准确:“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霍邱县霍邱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