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7日 星期三
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时至今日,我还不是完全明白。但身兼父亲和教师的双重角色,我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长期付出: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也许,做得还不够好,也许走得很慢,每天都在前行。而我的精神也此而充实饱满。
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
吴贤友

    (一)

    2012年,我40岁,已经做了18年教师!

    此前连续5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这些年所带班级的高考成绩不俗,尤其是最后两届,所带班级高考达线人数远远领先于平行班级;在教学管理方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与同事关系融洽:朋友们都说,那是我最好的工作状态了。

    这样的优越感和满足感无时不在,并且我发现在县城,在重点中学,这种感觉来得如此简单而直接。我是在乡村初中工作6年之后进入这所省示范高中的,城乡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差异,让我的这种感觉变得更加强烈。

    当然,在18年的教育征程中,我也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哪怕片刻。

    除去按部就班的教学,我还潜心读写,着力研究中高考的相关政策。很长一段时间,给多家学生刊物写诗文赏析的小稿,甚至一度成为一些栏目的固定作者,发表的相关稿件也有几百篇。之后,又帮助多家教育公司命制中高考模拟试题,做试卷分析。再后来,因为这方面有点成绩,经常被抽调参与一些大型考试的命题工作。

    我一度认为,能帮助学生在中高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教育。

    直到有一天,曾经最看好的一个学生给我发来邮件,说在大学的生活很无趣,学习没目标,对未来很迷茫,感觉活着没有什么意义,等等。此时,我开始回头审视自己的工作,这才猛然发现: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除了帮助他们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外,并没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没有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志向追求。他们差不多是在一无所知和一无所能的情况下,随着浩浩人流,懵懵懂懂涌进了大学。

    “原来,除去考试,什么都没有。”这是我四十不惑时最大的发现。

    随之,我对教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时至今日我还不是完全明白透彻,但妻子时常勉励我:不要担心,就像我们做父母,也不是天生就会,但既然有了孩子,我们就要学着做——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

    (二)

    我不想再接手毕业班,做所谓的把关教师了。

    一年的短线教学中,一轮接一轮的考试让人目不暇接,师生都成了训练的机器,最终要把学生训练到面对试题“一望而知”的境界,其强度之大、频率之高,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的反复操练根本谈不上教育。

    但又很难改变,这是多年累积的“经验”和体制,自上到下,鲜有例外。

    因此,我申请调离高三,到高一年级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那是我在学校最从容最惬意的一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带着孩子们看花赏月,读书品曲,自由随性,悠然南山。我总在想,这一年的闲情也许会成为师生彼此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2013年,我走进了另一所学校,接手的是高二年级,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这是一所“普通”中学,有老师告诉我,这个班已经没人愿意带了,孩子们太调皮,以前的班主任总是哭着鼻子离开教室……我有心理准备,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回头。

    我喜欢挑战。

    (三)

    依然记得第一次站在教室里的情景。

    那个早晨,暑热未尽,虫鸟啾啾,伴随着吊扇嘶嘶不息的浅吟低唱,我走进了教室。

    我感觉自己像一个陌生人,冒失地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不说话,就那么直愣愣地盯着我,充满着防范、不驯甚至挑衅——后来才知道,他们传闻学校将会派一名严酷的糟老头来监管他们——但他们的眼睛里依然掩不住这个年龄特有的明亮和澄澈。

    彼此都那么小心翼翼,唯恐冒犯了对方。第一天安排的是考试,大家没怎么说话,晚上回家,我写了一则日记:

    进校园的时候才7点钟,抬头就看见我们班级的走廊上站了一排学生,就像迎接我一样,毫无目的地四处瞻望。

    我对他们说,以后如果来得早,找个位置坐下,读读书,写写字,找点事做就好,自在一些,不要在乎班主任或者其他教师。来得那么早,睡眠不足,还在那闲聊,多奢侈啊!

    安排好考场和座位,我去领试卷,到达考场,距离考试还有20分钟。与刚来时不同的是,考场里安静得让人有窒息的感觉——都已经是高二学生了,身经百战,面对这么平常的一次测验还是如临大敌。

    孩子们真的怕考试!其实,我们都知道,单纯的考试不可怕,可怕的是考试之后来自于家长和老师的思想“清算”。作为教师,不能给出多少合理并符合教育规律的理由,我很愧疚。

    正式上课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日记与他们分享。读完以后,感觉到他们的眼光似乎柔和了许多。

    我对孩子们说,我喜欢用QQ交流,热爱写作,如果你也有QQ号,可以加我好友。信任我,可以署名,不署名也没关系。当然,想更多地了解我,以及我对具体人和事的看法,可以进入我的QQ空间浏览;对我有什么看法和意见,也可以留言。学生很意外,感觉他们之前的传闻有些误导,好像眼前的这个人不是那么“冷酷”“暴力”。

    心灵的壁垒打开,彼此间的距离也就近了。

    (四)

    第一次测验,成绩统计出来,老实说,我有些懵:全班56人,总分750分,500分以上的竟然一个都没有,数学及格的只有一人。

    做试卷分析的时候,先检查作业——查找不确定音义的字词。有几个学生在抽屉里摸索了半天,竟然没有找着试卷。之后经过相处发现,缺乏学习主动性是他们成绩滞后最直接的原因。

    没有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寄希望于他们追求卓越,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也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养成谈何容易?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说实在,有时候我也很灰心很绝望,但对这些孩子的改变我充满敬意。每次看到他们的一点点改变,我都会记录下来,放在QQ空间里,有时甚至在课堂与大家分享。我也毫不讳言自己遭遇的疑惑、困难以及对他们的“抱怨”和“不满”,我会把这些表达出来,与孩子们共同面对。

    记得一次评选困难补助,当我们决定把其中的一个名额给K的时候,遭到许多同事的反对,我为K辩护:他是有些桀骜不驯,但也确实需要资助,需要我们温情的眼光,需要我们柔软的怀抱。要不然,他就会在自我放逐的道路上自甘堕落。我也告诉K:其实,你和别人一样的优秀;其实,你也一样会做得很好。

    自那以后,在办公室经常看到K追寻教师的身影;我已经很少听到同学对他的抱怨;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如水的柔情。我坚信:世上没有天生的坏孩子!

    以前,母亲告诉我南瓜长得快,我和女儿蹲坐在藤蔓前,怎么也不见它生长,可是一夜过来,我们总发现它长了一大截儿。眼前的这些孩子,不也是一样吗?真的带他们起步了,有了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怎么会没有长进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每一个人能做的,比他现在做和相信自己能够做的要多得多。”

    (五)

    一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

    让一群躁动不安的孩子能够开始潜心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

    第一次阅读课,让学生带来自己的“藏书”并推荐给大家。带来的图书五花八门,最多的是四大名著(不少是新买的),其次是网络小说、杂志,还有漫画书。

    我对学生说,你们已经是高中生了,阅读要有品质,应该符合你们的身份。当然,也不指望你们一口吃成胖子,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在起步阶段尤其需要耐心,需要方法。

    鼓励学生带《读者》《青年文摘》这样的杂志,先建立阅读的兴趣。这是典型的浅阅读,但这些杂志的选文浅易亲切,符合这个年龄孩子的口味。

    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躁动不安的孩子渐渐安静下来,课间的打闹追逐少了。有不少人捧起了书,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我对学生说,我自己也喜欢阅读《读者》这样的杂志,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杂志大多是节选,有的只有片段。要想吃个痛快,不如把原著找来读,那才解馋呢!于是,孩子们找来毕淑敏、马德、张晓风、简媜等作家的书籍。一学期下来,班级书架上的图书规模可观,学生笔下也开始有一些空灵诗意的文字了。

    但我发现,学生们阅读还显逼仄,更愿意读那些心灵鸡汤类的文章,我希望年轻人有情怀、有担当,关注社会历史、人生百态、生命价值,有更深刻的思考,我向他们推荐龙应台、刘瑜、陈丹青、齐邦媛的作品……

    我们没有完整系统的阅读书目,但真正的读书人又有几个按照书目来读书呢?兴之所至,皆可阅读。

    在高二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些孩子真的喜欢书了,学生的课桌上能看到《目送》《送你一颗子弹》《退步集》《巨流河》《西南联大行思录》等。我已经很满意了,我知道,对于许多孩子,阅读刚刚开始,我所做的只是给他们开启了一扇门,一片广阔的天地在等着他们去开辟。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人生最美的事情之一;改变一群孩子,让他们学会并喜欢阅读,走进阅读之门又何尝不是人生最美的事呢?

    高三结束的时候,高考成绩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年级主任安慰我说:这个班两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连违纪都没有,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其实他不知道,这两年,600多个日子里,我和孩子们之间发生了那么多温暖而美丽的故事。

    欣慰的是,孩子们和我一样,把这些故事写在日记里,留在记忆里。今天重新整理这些文字我才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在我的记忆里,鲜活而生动。

    (六)

    2015年8月,通过教育部选拔,我获准参与教育部“内地优秀教师赴澳门交流计划”,开展为期两年的交流研讨工作。有这样一次置身教育现实情境之外的机会,得以重新审视、认识和发现教育,真是一次生命的眷顾和恩赐。

    澳门经济繁荣、物质丰富,学生升学压力小,课余时间充裕,但他们基本都被手机“绑架”。许多澳门的同事向我抱怨学生不读书,在我看来,这些同事本身因工作繁忙,自己都很难静心读书,更不用说还有精力推动学生阅读了。在澳门,推动阅读势在必行。

    我想做的有很多,比如,转变教师阅读观念,改变教师散碎的阅读现状,帮助他们构建阅读体系,倡导阅读的基本方法,包括主题阅读、读写结合和读行结合等。可两年时光转瞬即逝。

    所幸的是,在澳门交流的日子里我坚持记录、思考和写作,没有完美的教育,每种教育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板,交流让我们对不同情境下的教育教学有了比较研究的机会,有了取长补短的可能。

    我也一直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能走多远”?澳门交流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永远在路上,没有尽头。

    (七)

    这些年,我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读读写写。也许,做得还不够好,但我遵循内心真实的想法;也许走得很慢,但每天都在前行。

    我一直以为,阅读是一个人最优雅的姿态。教师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他站在讲台上的高度,也决定了他是否有能力讲述文字背后的辽阔与博大。这些年,我以十分的热诚、不同的方式为推动孩子的阅读鼓而呼。我总觉得,孩子从捧起书的那一刻,就有了领略比课本世界精彩百倍的可能。美国学者寒哲说:“教育过程发生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而不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人通过阅读而不是通过听课受到教育。”深以为然。

    这些年的教育经历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培育一个孩子的成长,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他们的父母以及这背后庞大的亲友团。身兼父亲和教师的双重角色,让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长期付出: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而我的精神也因为教育而充实饱满。

    吴贤友  安徽省含山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2015-2017年度教育部港澳台办援澳“优秀指导教师”,获得《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2016年度人物”提名奖。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