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
化解了一场大“误会”
孙书慧

    一次数学课上,当其他学生都在认真听课时,我发现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小男孩,正在饶有兴趣地玩手中的橡皮。于是,我轻轻走到他身边,用手指点了点他的桌面,他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

    接着,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计算平均数的题。听到我的安排,大家都拿着笔在纸上认真计算,唯独这个小男孩不停地摆弄手指。看到这情景,我脑海里顿时冒出三个字:“又是他!”我忍不住冲到他面前问:“不好好做题,你在干吗?”

    只见他本上写着一串数字,有的还连着线,也没有任何算式。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先批评他不认真听讲,又批评他犯了错误屡教不改。他面红耳赤,支支吾吾,想与我争辩,却又不敢说,鬓角还微微冒出细汗……直到听见我说“坐下吧”,他才长吁一口气,趴在桌子上默不作声。

    我又看了他一眼,继续观察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刚走几步我突然想到,草稿纸上连线的数字都能凑成100,他会不会在找简便运算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回到他身边轻声问道:“是不是数字比较多,你想把数字配成对,方便求和,再用公式计算平均数?”他抬头诧异地望着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刹那间,一种酸涩的感觉从我的心底划过,说不出的滋味。“真不好意思,老师误会你了。”“没有,老师,我做得也不好……”他的声音低得只有我能听见,我连忙示意他坐下。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走向讲台,对着全班学生大声说道:“我们要知道,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比死记硬背公式更重要。没有思考的数学,就如同机器按照程序做事,今天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做得很棒!”这时,学生们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纷纷把目光投向他,只见他双眼含着泪水,差点就要落下来……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这个小男孩在其他学生的陪同下找到了我。那时,我正在另一个班批改作业,猛抬头看见门口闪过两个人影,犹犹豫豫不敢进来。听到我喊了一声,他们这才走进教室。

    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望着我,眼神清澈,小声说:“老师,上次真对不起。我不应该贪玩。你不会生气吧?”看着他紧张的表情,胖乎乎的脸蛋,我笑了起来:“不会,老师那天做得也不对,你可不能计较啊!”他听后,立即眯起弯弯的眼睛,露出两个可爱的小虎牙,拉起同他一起来的孩子的手,嗖地一下跑了。

    想不到,这个不善言辞、一学期与老师说不上一句话的小男孩,一个不太喜欢数学的小男孩,竟会与我说这番话。那一刻,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洋溢着无比幸福的感觉。

    我庆幸那个时候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向那个小男孩表达了我的歉意,化解了一场师生间的大“误会”。

    自从上次事件以后,我发现那个小男孩上课再很少开小差,也开始记笔记,偶尔课下还会和我聊聊天,性格也渐渐变得开朗。

    由于家庭原因,他后来转学去了外地。但每每想起这个孩子,想起这件事来我依然为当初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依然能记起小男孩紧张的表情和班级门口那一闪而过的背影……

    由此我想到了作家毕淑敏的《重要他人》,让我触动很大,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重要他人”这个概念。我时刻提醒自己,做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用平等、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做到言传身教,彼此尊重。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涡阳县育蕾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