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
在大自然里找到美育资源
周 健

    当我看到有教师使用创意简笔画教一年级学生拼音时,立刻被这样的创意惊艳,惊叹美术课还可以这样上。

    在以往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教给学生较多理论和技巧,如静物素描、简笔画写生技法。这些冷冰冰的文字很难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喜爱。什么样的美术课才是有趣、有料、有味的美术课?既不脱离基本的美术原理又可以贴近生活和大自然,既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美术资源又能给学生带来美的熏陶?于是,我开始探索创意美术课,让美术课恢复其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本真面貌。

    创意其实很简单

    美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环境资源,将教学内容从书本转移到生活或大自然里,实现生活和艺术的融合,重现美术课堂的生命力。

    我的第一次创意美术课是让学生赋予26个英文字母生命,给它们配上生动的表情和动作,并描绘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此后,我们班相继开展了10次创意美术课,两周一次,课堂创意所用原材料大多来自大自然,可能是一片树叶、一朵野花或者田野上的一个小南瓜,也可能是厨房里的胡萝卜或者秋收的五谷杂粮,还可能是柚子壳或者各种坚果的外壳,每一样物品加工后都是学生创作的素材。

    创意美术课的节奏从易到难、慢慢深入。开始时,我们利用常见的水果蔬菜做拼盘,做彩色黏土画;慢慢地,我们在万圣节做南瓜灯,用树叶、花朵、五谷杂粮做粘贴画。学生还使用马克笔画纸盘画,在鸡蛋上画小故事,用松果涂色做装饰品,从小溪中捡扁平圆滑的石头作画……我不做图案和内容的限制,学生可以画任何自己想画的东西。

    偶尔,也会有设计之外的创意活动,比如到操场画粉笔画。在画大鱼时,学生用蓝色粉笔描画海水、石子做鱼眼睛,用绿的、黄的树叶赋予大鱼色彩。作品完成后,我们爬上教学楼俯瞰作品,欣赏“大鱼海洋”。

    由学生自主决定创意的好处是,学生成了我备课的得力助手,他们与我一起讨论上什么样的美术课、用什么原材料、去哪里找原材料,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意美术课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捕捉教学灵感?利用环境,无论乡村还是城市,独特的环境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带领学生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使教学成为关乎学生感受,有活力、有色彩的行为。

    灵感不会凭空产生

    乡土资源一般分为显性和隐形两种,少数民族聚集地独有的音乐、舞蹈和手工艺是显性的乡土资源,这些是可以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习、体验的。但对于我校这类非少数民族聚居地乡村学校或是地方特色不突出地区的学校来说,怎样寻找适合带入课堂的资源?

    艺术是相通的,懂的东西越多,灵感和想法自然越多。水彩、刺绣、编织,各种不同形式的美术活动,让我惊艳于大自然的美丽,以及大自然蕴含的丰富美术资源。这些学习经验打开了创意的一扇扇窗。

    学会寻找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可以是同学、老师、朋友,也可以是研究美术教育的公益组织或机构,还可以是关注美术教育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博主。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可以从他人的创意中寻觅创意美术课的新方法,植物印染体验课便是在参考美食博主用葡萄染色做纱裙创意后诞生的。在我的课堂,紫苏、葡萄、杨梅、苋菜、芒果等能制作成染料的植物出现了。利用蔬菜水果制作染料后,若只能在纸上印染显然不是创意,所以我又找来竹篾编织技艺传承人教学生编竹篾果盘,然后在果盘上用染料彩绘小故事。

    制作染料、编果盘、讲故事,一环套一环的创意,延长了学习时空,让美术学习层次更丰富。

    要自由更要规则

    我的创意美术课随性自然,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后我发现,美术课需要像其他学科一样拥有完整的教学流程,需要设计巧妙导入,需要配合小组讨论、展示、多元的评价方式和课后的总结与反思。

    现在,我的创意美术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制作、展示。在制作柚子灯笼一课,我提出了3个问题:如何完整剥离柚子皮?如何将柚子灯笼悬挂起来?如何将蜡烛牢固在柚子灯中?问题导向促使每个小组都开始想办法。小组讨论后,学生建议用勺子剥离柚子皮,柚子皮打孔后借助线绳悬挂,固定蜡烛可以选择用刀挖底座的方法实现。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当我开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学生身上的奇思妙想被激发出来,有时学生还可以举一反三,找到相似素材进行创作。

    课后,我鼓励学生写课堂小结,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另一方面利用课堂小结写出制作中的插曲和故事。美术课成了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写作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有感而发的事情。

    在多元评价促进下,不善言辞的学生因为作品漂亮有创意被同学称赞,慢慢变得开朗、自信;调皮的学生也成为课程秩序的维护者。

    这就是教学的艺术。当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艺术,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会变得愉快和美好。世界上没有比大自然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用心钻研,每个教师都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娄底市古塘乡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