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
以新理念改造对外课堂
赵砚芬

    合作学习成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常态,而向深水区发展不仅仅限于基础教育课堂,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亦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

    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来讲,不仅限于语言知识点的学习,而是发展了多少汉化思维,外国学生体味到了多少东方智慧、增进了多少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理解,在互动之间,多元文化共振,师生拥有了怎样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跨文化国际视野。

    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诞生,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还需要细化具体可操作的设计。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郑艳红在具体案例教学设计层面,结合国内陪读的真实案例,以学生具体的思维点为出发点,互动生发,搭支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而在对外课堂中,我们可以结合《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名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跨文化思维碰撞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需要耐心聆听,以包容之心对待不同文化理解,让“润泽课堂”自然呈现东方文化中的人情之美。

    当然,基于学生学习目的不同、学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打造立体多元对外大课堂,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人看世界的视角和世界观,通过学习理解异质文化,反观自身文化,促进文化的和谐发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跨文化教育既有文化传播、又有文化重建的品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以“合作学习新样态”为主题的研讨会,给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改革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发。

    (作者单位系潍坊学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