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
情境教学实验的当代价值
杜殿坤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比较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译者

    特级教师李吉林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而她同时又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这件事本身就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我们要提高师资质量,“在职研究”是一条既经济又可行的途径。问题只在于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帮助和指导,报刊、出版界给予发表作品的机会。果能如此,则将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以至新的教育家脱颖而出。

    李吉林提出的情境教学,我最初是从报刊上读到的,当时还不大理解它的特征。后来几年,陆续读到李吉林的论文,特别是她的小学生发表在报刊上的许多小作品,才觉得她的教学是确有实效的。我也曾有机会去听她的课,听她“徒弟”的课,给我的印象是课上得生动活泼,能促进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特别是能促进儿童的情感、意志、品德的发展。这时,我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觉得她的情境教学在开发情、意方面的确有了突破。在人们普遍强调智力发展的时候,李吉林同时强调所谓非智力领域的发展,这就比较接近于全面性发展,或称“一般发展”。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证明,把“特殊发展”和“一般发展”有机融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李吉林的探索方向正是这样的。

    至于怎样概括她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的这些心得、体会,我觉得用“情境教学”这个概念是可以的。任何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否则就成了无“情”的教育,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后者正是所谓传统教育最大弊端之所在。进一步说,“情境”这个概念带有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创设一种最佳场合的意思。至此,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比较充实了。而重要的是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有力支持她的理论概括。可以说,“情境教学”已经到了承认它的时候了。

    当然,李吉林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还在继续、深化。我相信,只要作者继续抱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达到新的高度,那么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或者新的教学流派终究会出现在我国教育科研的百花园里。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