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不可或缺的设计思维
鲁兴树

    “设计思维”发源于商业界,后来被各行各业所借鉴,是当今商业创新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教育领域对“设计”也不陌生,如教师每次上课都要进行教学设计,但“设计”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亟待加强:一是教育本身是一项复杂性活动,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复杂性和改革的艰巨性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将越来越依赖创造性设计。二是新时代不同于工业时代,工业时代个人只是系统的零件,多数人掌握专项技能从事反复性工作直至退休,需要的是熟练的技能,只有极少数人从事创造、策划及管理工作。而如今,每个人都是“造物者”,都是“普罗米修斯”。在这样的时代,教育更需要设计。教育设计对于改善教育工作,至少有以下功能:

    放大教育活动的过程价值。过程是事物的存在和展现方式,离开了过程,事物不可能存在,也无法变化和发展。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往往把“过程”简单化,甚至走过场,忽视了活动的过程价值。而“过程即实在”,对于教育活动来说,做实“过程”,才能取得活动应有的价值。如今的教师培训都会“请进来”,当知道《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埃斯奎斯将来常州演讲,我便想如何将演讲活动的价值最大化。除了要对演讲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外,更重要的是,怎样将这一活动进行“前延”和“后续”,以便放大其过程价值。雷夫6月来常州,我们就于5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对话雷夫,走近56号教室”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此举,一则为了提前告知教师雷夫要来常州,提前启动活动宣传;二则让教师通过多渠道了解雷夫,以便到时能带着问题、带着完成征文的任务有针对性地听演讲、对话。在雷夫离开后,教师开始撰写活动感悟与收获参加征文评选。8月征文活动结束,公布评选结果。雷夫本来在常州只待了两天,而采用如此的设计和安排,雷夫活动的影响持续了4个月之久。这样做,无疑放大了雷夫演讲活动的过程价值。

    提升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开展教育工作,免不了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那么,怎么让活动凸显育人价值?该开展什么样活动才具有教育意义?这就离不开设计和策划。上海市曹杨二中有一个经典活动——“南京生存训练”,该活动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这只是以“吃苦耐挫”为主要目的的生存训练活动。后来,经过实践和不断完善、设计,活动发展为以“吃苦耐挫”和“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的社会考察活动。再后来,活动又成为以“思想道德教育”“吃苦耐挫训练”以及“研究性学习”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目前,该项活动成为曹杨二中的德育品牌。同样是“生存训练”,经过设计和不断加工、完善,使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教育价值不断拓展和提升。

    创新学校教科研方式。围绕教育工作进行创意设计,应该是传统学校教科研方式的有益和有效补充。传统教科研主要从现实问题出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而创意设计主要是基于对未来的期许,以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为导向,更容易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传统教科研主要以课题的形式进行,而课题研究需要经过申报、立项、评审等一系列程序,过程较为烦琐,而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策划和设计则更为便利、灵活。传统科研课题内容较多地集中在教学和课程领域,而类似于学生活动、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领域则很难涉及。比如,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利用学生崇拜偶像的心理特点,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曾设计、开展了“学生形象代言人评比”活动。这一活动,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活动周期来看,不宜用传统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此外,传统教科研的成果表达主要以论文形式呈现,而“设计”则可用说明文形式表达,其表达形式教师更容易把握,更能体现操作性。

    新时代是创新时代,创新应成为实践的重要特征。用设计思维开展教育工作,可以减少日常工作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现象,从而推进教育创新。在人人都要面对产品的终端,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时代,我们需要将设计作为教育生活的重要方式,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常态,作为开创教育未来的抓手。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