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申海东:信息技术改变师生角色

    申海东是北京中学一名执教近20年的教师,“有一套教起来得心应手的教学法”,这让他一直引以为豪。

    北京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成立于2013年,创校之初便提出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理念,学校为此成立了自修班,学生自修语文、数学、外语。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学校还提供了更开放的学习环境,比如自修教室、图书馆等。

    申海东是北京中学的数学教研组长,他负责的自修班一周安排两节数学课。一周集中上课的时间只有两节课,而且八年级还要参加中考。“学生自己能看懂教材吗?他们只知道看教材中蓝色文字的重点内容,要知道,教师课前还要参加深挖教材的培训。”开始阶段,这样艰巨的任务让申海东很忧虑。

    于是申海东尝试自己录“微课”,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录四五个,录完之后给学生看。坚持不到一个学期,申海东头发白了很多,“我还带其他两个班,坚持不下去了”。

    申海东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接触“洋葱数学”时的情景。当时看的是函数章节两个视频课程,第一个是函数发展史,第二个是函数与变量。他的第一感觉“特别失落”,因为发现自己之前努力录制的“微课”与之差距太大。同时他又感到庆幸,庆幸不会再添白发。

    执教近20年的申海东“重新上路”,总结出一套创新教学法。他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洋葱数学”上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看完之后总结。课上申海东带领学生研讨、交流,在进阶训练和练习题方面,配合“洋葱数学”的同步辅导学案,给学生做个性化的答疑解惑。慢慢地,申海东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他感慨“改变是潜移默化的,经过三四年,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了巨大改变”。

    申海东把依托“洋葱数学”教学的方法归纳为3个:首先是个性化学习支撑。自修班学生交作业基本不进办公室,直接上传到网上平台。学生有问题不用去办公室找教师,而是配合“洋葱数学”的同步辅导学案,扫码查看讲解视频。其次,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雾霾天也可以看,停课不停学。视频还可以重复观看,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减少了教师补课的压力。最后,“洋葱数学”还可以给学生即时评价和反馈,教师在后台可以看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详细学习数据。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