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相信教师的潜力,就是相信种子的力量。不要让“名师”成为揠苗助长的无根基速成品,不要让设计出的“教育家”成为转瞬即逝的昙花,必须回归培养优秀教师、教育家的逻辑起点和路径:深沉的爱、广博的土壤和自由的空间。
让更多教育家从大地里“长”出来
陈连林

    陈连林,现任北京景山学校朝阳学校党支部书记,特级教师。曾任北京中学副校长、朝阳区豆各庄中学校长。

    “孩子,你再不好好学习就送你到豆各庄中学读书去。”

    前些年,说这些话的家长对学校的印象已经习以为常,孩子们听到这些话也见怪不怪。

    但这些话传到我的耳朵里时,内心掠过一丝酸楚,更多的是不甘。后来,我从北京中学副校长的职位离开,到朝阳区豆各庄中学做校长。短短两年时间里,这所在人们心中的薄弱校成为“北京市教改领军学校”“北京市传统文化实验学校”“朝阳区中考质量优秀校”。而且,学校有30多位教师竟然拥有1个国家课题、7个北京市立项课题和多个区级立项课题。

    到底是哪些“奇招”“妙招”改变了这所学校的生态?重塑了这所学校的形象?

    其实,一切都要回归到“本”、回归到“源”上。既然豆各庄中学的学生家长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教育中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尊严,这比给学生什么稀罕资源都重要得多。由此,我开启了“田园学校”的办学旅程:用优美的晨诵开启每一周的校园生活,用每天阅读名著半小时种植美好的“种子”,用田园课程促进内涵发展,用丰富活动营造自由发展的肥沃土壤。因为学校为孩子们创造了生命舒展的田园,所以他们心存光亮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在我心里,教育就是一份良心活,“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我总是对师生们说: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教师,在我眼里就是散布在每所学校的种子,生长于中国大地,栖息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相信教师的潜力,就是相信种子的力量,要相信他们最终会成为大自然的独特风景,成为有个性的优秀教师。

    作为校长,应该为教师提供广博而自由的成长土壤,使教师充分汲取养料,人人尽展其才,向着优秀和卓越的方向迈进,乃至于成为群星璀璨的教育家,这是学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承担的使命之一。

    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党宣言》所昭示的“初心”。马克思说,未来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只有在那里,“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

    在教师培养中,我们只有致敬广博而自由的大地,尊重教师的个性,秉持全面发展理念,营造适合教师自由呼吸的土壤,才能使优秀教师涌现出来,为教育家的“顺产”奠定厚实基础。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教师培养,出台了许多“名师工程”“教育家工程”等,这些举措对推动教师队伍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如何不让“名师”成为揠苗助长的无根基速成品,不让设计出的“教育家”成为转瞬即逝的昙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换言之,我们涌现出的名师和教育家,应该是从大地里自然“长”出来的,而不是“人造”出来的。陶行知、夏丏尊、晏阳初等穿越历史时空的真正教育家,是自己从大地里“长”出来的,而不是用行政手段打造出的供人围观、汲汲于浮名实利的赝品。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培养优秀教师、教育家的逻辑起点和路径是一样的:深沉的爱、广博的土壤和自由的空间。

    让教师成为有“文化之根”的中国人

    站立在中国大地上的教师,要有深沉的爱,需要熟悉自己脚下土地的属性和文化之根;儒释道等众多的流派汇聚成泱泱中华文化之河,在这其中强调“担当和责任”的入世精神,应该成为教师和有志于成为教育家的优秀教师的人格支撑。教师工作的繁重和琐碎、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家长素质的参差不齐和社会环境对教育的高期待等种种因素,使得教师职业不是风花雪月般的娇贵,而需要面对真实的、矛盾的现实生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强调的爱岗敬业,除了职业规范的约束外,如何让教师真正从内心认同、喜爱自己的职业,对于职业有生命的敬畏,而不是一味用外在的制度和纪律来规训,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冰冷枯燥的灌输说教是无力的,学校要从“立人、立德、立功、立言”角度,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讲习班”,引领教师学习儒家的担当精神,让教师生命在平凡岗位上发光,让每个教师成为热爱本职工作的闪亮星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于教师来说,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优秀传统文化源头中寻找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进而审视我们当下所处的环境,是立命之本。

    教师需要内心安宁、心境平和,拥有立足本职工作的“温和而坚定”的韧性,需要不抱怨和执着投入的坚守。这难道不是沐浴文化之光、“素其位而行”的崇高吗?

    教师如果没有对生命价值的正确认知和态度,仅仅是有高学问、高学历和高名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学生又有何益?

    让教师成为有“文化之根”的中国人,热爱民族文化和脚下的土地,是应有之义。正如诗人艾青所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培植教师主体实践的自由土壤

    每位教师是学校的生命主体,也是自我生命的主体;尊重教师的生命个性和教育实践的自主权,是教师个性化成长的前提。不可否认,一些学校和校长从教师成长的角度“用心良苦”地包办代替,实在有违作为“个体自由人”的成长规律。我们倡导教师的教育生命叙事,就是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因为它契合教师的内在生命需求,所以每个教育故事都不一样,呈现了异彩纷呈的“百花齐放”之势。从教育定位来说,教师中有擅长班主任工作的,有喜欢从事学科教学的;即便是班主任工作,有人喜欢与学生谈心解开疙瘩,有人善于与家长沟通解决困难。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有的教师喜欢课堂教学,有的教师沉浸在课程实践中;即便是课堂教学,有人采取活动式,有人采用谈话式。再从教师的成长喜好来说,有的注重实践,有的注重反思。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主体性,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而不是用“统一的模板进行塑造”,最后展现校长心目中“预设”的那个好教师的“框架”。学校不是校长的“私货”,而是全体教师的“民主社会”。

    尊重教师的生命主体性,倡导教师自觉、自主和自治,每位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定位、自我规划职业成长的途径和方式,最终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

    对于教师成长还要有等待之心,不是三年一个“骨干”、五年一个“带头人”的急功近利。真正的好教师和教育家,需要“静养”,需要有“教师,你慢慢来”的从容心态,而不是通过杀鸡取卵的“政绩工程”得以实现。

    营造整体育人的发展空间

    学校是一个立德树人、互相联系的整体,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整体概念,类似于“全人教育”的理念。这样,教师才能把学科教学放置在学校教育的“背景”观照下;否则,教师的眼光停留于学科本位的“狭隘和狭窄”,无法拥有教育家的广阔视野和胸襟。许多年前,有一位学者曾经说:“今天的儿童发展正在遭遇过早地被技术化的危险。法国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曾经说“我在努力寻求一种不是以孤立和封闭的方式来把握对象,而是通过联系背景和综观全体来把握对象的认识方法。”我们如何实现教师的成长发展?一是鼓励教师进行“微课程”、课程整合开发。教师具备宏观的课程视角,在课程的开发中必然牵涉到相关学科,比如语文与历史、地理学科的联系,数学与物理、化学、科技学科的联系等。二是在学生活动中培养教师的整体设计能力。每一次学生活动,不是单纯的游玩或者写活动感受的单一化形式,而是让不同的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其中,挖掘潜在的学科特质,然后进行联动的综合设计。这样,一次学生活动就成为一次课程整合的研究和融合不同课程的生命体验旅程。

    埃德加·莫兰还曾说过,“必须把信息和资料放置在它们的背景中,以使它们获得意义。这句话表达的就是整体育人的思想,这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它超越了割裂的、机械的碎片化教学,让教师收获了圆满完整。

    养护教师从事学术研究的实验土壤

    学校虽然是一个“小社会”,但因为有“学”在其中,学生的学习成长是重要职责。身在其中的教师也需要把“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保持教师“学”的活力,学校才能发挥探索性的、面向未来的先锋引领作用。如果学校暮气沉沉,很难想象社会具有知识更新的创新活力。教师是广博的阅读者:孔子说的“君子不器”可以给我们启发,教师不要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而应有博学、融通、跨界和穿越的视野与能力。凡是学科金字塔尖的人物,诸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无不是人文底蕴深厚、厚积薄发型的人物。教师是学术的探索者:在教育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将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在关注实践中寻找破解问题的方法,并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教师是“教育实践的感性实录”“教育实践的理性研究者”……我思故我在,思考、记录和研究,这些教育实践都能促进教师的成长。中小学教师从事的学术研究,不是故纸堆里散发着霉味的学究行为,而是存在于鲜活实践的实验探索。

    总之,敬畏民族的文化和脚下的大地,弘扬教师的个性和尊重教师的创造,教师在自我成长的路途中,一定会获得自由而有尊严的教育生活,我国也才会真正涌现一批有思想、有创新、有个性的教育家。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