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放管服”要内外兼顾
乔锦忠

    体制、机制决定着教育改革能走多远。如果既有管理体制、机制不变,新课改就难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就会换汤不换药,不仅无法除陈去疴,还会让人们对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丧失信心。

    在新时代背景下,究竟该如何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怎样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怎样持续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提升教育外部治理水平。教育是公共事务,借助于立法机关的公共选择程序,确定教育的优先提供顺序是依法行政的表现,也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党中央明确要求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就是要提高教育决策的优先顺序,提高教育投入的优先顺序,真正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施政重点。这就要求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通过制定地方法规和规章等措施依法行政,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法规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秩序。

    教育优先发展还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仅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不可能做到教育优先发展。所以,各地政府还应系统梳理涉及教育事务的责任清单。编制、规划、财政、国土和人社等部门在编制分配、规划编制、经费投入、学校建设用地和职称评聘等方面要确立教育优先原则,真正把国家和地方权力部门的决策落实到日常行政工作中。

    政府各部门在对学校尽到应尽之责的同时,还要避免干扰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放管服”精神,系统梳理权力清单,把属于学校办学自主权范围的干部聘任权和教师选用权等下放到学校,把考核评价权改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室主要负责政策和标准制定、专业服务指导及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问责等。禁止各级行政部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检查代替指导和工作等现象。

    依法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学校是办学的基本单位,要想教育办得有活力,学校必须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学校拥有的自主权,要以相应的制度约束为基础。学校必须依法办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校长依法按照章程办学,充分发挥党支部、教代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工会和家长委员会等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

    凡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制度和重大决策要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并要通过教代会审议。与学生利益有关的重要制度与重大决策要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三重一大”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决策,校长要在广泛听取意见后再发言,不能做引导性发言。学校要完善内控流程,在购买服务项目和低值易耗品等事项中,要听取使用者意见,建立比价和内部招投标制度等。

    学校还要完善岗位职责、工作量标准、考勤考核、绩效工资、职称评定和评优奖励等制度。只有在学校内部建立起民主科学的管理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才有意义。

    培育积极向上的文化也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只有建立依靠品德、能力和贡献获取地位和待遇的良好生态,才能实施有效治理。否则,再好的制度和机制在运行中也会走样。校长要特别重视用人导向,在某种意义上,校长的用人导向决定学校的文化走向。如果校长包容有才华的人,鼓励大家个性化发展,学校的文化就是业务导向型和进取型的;如果校长愿意听赞歌,偏好使用依附性的人,学校的文化可能就是人际关系导向型、维持型和衰落型。在学校内部治理中,只有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手都抓好,学校才能运转好、发展好。

    推动社会参与学校治理常态化。教育是公益事业,学校是具有社会化属性的机构,存在多元利益主体。政府、社区、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家庭和教师等都与学校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看,必须加强社会公众参与学校治理,形成家长、社区、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学校治理结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充分彰显学校的公共性。

    社区、家长代表、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在学校理事会任职,对学校发展战略和涉及相关利益的决策提供咨询,参与学校议事、监督和意见反馈等,对于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教育服务社会有重要作用。

    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既要关注教育的外部治理,也要关注学校的内部治理,还要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学校治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

    (作者系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