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宜生德育:向教育深处漫溯
本报记者 孙和保 韩世文

    “当遇到突发事件,不论是旁观者还是深陷其中,你怎么办?”这是“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重庆市璧山区青杠中学心理教师田恒为学生开设的一节专题班会课,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情绪管理失败的后果,掌握遇到突发事件有了情绪怎么处理的方法。

    针对整个事件的讨论会、班会课、情景剧等在璧山区的每所学校都有开展。这是该区倡导并践行“宜生德育”的一个缩影。从生活中来到课堂中,通过全程、全员教育,让素养渗透到学生的生命里;在课程化、系统化建构中,通过行动育德让价值观入脑入心,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

    这就是“宜生德育”的魅力所在。

    行动育德,始终站在学生立场

    对璧山区八塘初中校长袁贵寿来说,做校长3年来每年都在突破。

    他不仅要带领一所偏远的农村初中由弱到强,让农村孩子体验不一样的学校教育,还要突破自己。这个不擅长唱歌的腼腆汉子,为了鼓励学生善于表达,每年新生入学他都唱校歌给学生听。

    袁贵寿不会忘记2015年初来到八塘初中时面对老百姓满意度低、学生大量流失的窘境。如何尽快转变学风、教风,激发当地百姓对学校教育的共建热情,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正当他“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璧山区教委基于“一生之城”构建的 “宜生德育”让他拨云见日。“宜生德育”鼓励每所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当地拥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以生命为核心实施适合校情的德育探索。

    就这样,袁贵寿带领教师挖掘当地特色资源——竹笛,把竹笛制作搬进学校,通过竹笛把竹的正直、自信、担当提炼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提出学校“一生一世界,一竹一自然”的发展愿景。

    “宜生德育”强调细处着手、小处落实,从真实的案例中发现德育生长的土壤。为了找到撬动学生从身边的事改变自己行为的支点,袁贵寿曾经把一个盛满垃圾的袋子放在学生下课必经的路上,他要找到第一个弯腰拾起垃圾袋的学生,一个,两个……有学生视而不见、有学生一步三回头地看……终于有一个学生弯下腰拾起轻轻放到垃圾桶里,袁贵寿激动得跳了起来。接下来,他与师生一起重构学生的心理历程,捡与不捡一度成为校园话题。如今,偌大的校园不见一个垃圾桶且干净整洁,这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这样看似简单却影响深远的改变,一直在璧山的学校上演。但在推进“宜生德育”的初期,却遇到不少阻碍。有农村校长说:“农村学生的习惯根深蒂固,家庭环境就是这样,不可能改变过来。”也有校长说:“学生处于逆反期,习惯不好纠正。”类似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为此,当时是璧山区教委教育科德育专干的曾佑惠,主动请缨到最偏远、资源匮乏的逸夫小学进行‘蹲守’,她要改变现状以正视听。

    曾佑惠以教师身份参与到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中,结合农村的地缘优势,深度挖掘当地的植物资源,让学生参与到植物的播种、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中,梳理、形成“希望的田野”校本课程,构建“以爱育爱”的德育课程体系。成果出来后,曾佑惠在这所农村学校召开现场会,请大家“检验”成果,推脱、抱怨的声音逐渐散去。

    现在已经是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的曾佑惠,是“宜生德育”的倡导实践者。随着区域推进的深入,她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因为德育变得不一样,更让她坚信:站在学生立场,已成为璧山区教育人践行“宜生德育”的共同价值遵循。

    在金剑小学,让学生津津乐道的不仅有别具一格的“开学秀”,还有班级承办的升旗仪式。他们感动于食堂厨师婆婆劝他们别挑食的关心,也会主动向校长罗章志提出校园安全的建议。用罗章志的话说,学生是学校的主人,他们不仅接受“教育”,更能“教育”成人,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成为“自育”者,主动参与到学校建设和生命成长中……

    让学生站在学校发展的正中央,璧山区教育人把“宜生德育”的根深深扎在课程、课堂、文化等方面,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科渗透,小处彰显“大德育观”

    随着“宜生德育”的深入推进,每所学校都在建构属于自己的德育课程体系。据曾佑惠介绍,在第一批课改项目中,“宜生德育”就立项了见面礼、就餐礼、出行礼、入学礼、入队礼、入团礼等10个礼仪项目,2个阅读项目,2个公民项目。

    实验小学的“出行礼”是其中之一。该项目通过体验的方式,变被动督导为自主管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探寻落根途径,让学生的雅行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17年,此项目还成为重庆市首批德育特色项目之一。

    位于城区的东关小学,在局促的校园空间里,形成了包括“自律生长系列、自主生成系列、自立生活系列”的“达礼课程”,让学生在各项课程及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

    当然,课程体系的完备并不能替代德育的真正落实,德育还要走进学科,发挥学科育德的功能。

    当许多教师在追求课堂问好的整齐、声音洪亮时,璧山实验小学音乐教师赵冬梅打破千篇一律,让学生在钢琴简单的节奏下唱着“你好,你好,老师你好”“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赵冬梅通过音乐课的引导,改变学生的日常行为,不失为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但又与教师素养有很大关系,如何才能让整个区域动起来呢?”曾佑惠“不安分”起来。

    “午餐时间到,肚子咕咕叫。午餐到,先洗手,保持安静排好队,文明就餐要做好。”这是文风小学三年级(4)班学生沈宝怡通过“就餐礼”创作的儿童诗,也是教师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就餐体验后创作的成果。

    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左对数字不敏感,两三天下来,数学的练习题基本“全军覆没”。璧山区八塘小学校教师靳明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把小左叫到身边,在作业本上写下“1加2等于几?”只见小左脑袋一歪,先后伸出两根手指头认真地说:“1加2等于2”。靳明红笑着和他一起数起了手指头,一次一次练习、一次一次试错。终于,小左的小手能够数对一道习题了。

    “与孩子相处的同时,我也雕刻着自己的生命。我为他们留下了什么?是单调孤独的数字,还是美好的情感和高贵的品质。”靳明红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

    这样碎片化、零散式的尝试在璧山中小学不乏破冰者,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形成学科育德的合力呢?

    “有人认为,只有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人文学科才具有育德价值,这样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德育与学科的融合,也阻碍了教师在这方面的尝试。”不服输的曾佑惠带领团队开始在自然学科上“动刀子”。

    曾佑惠说:“许多教师在上数理化生学科课时,为了体现学科育德,不惜在课的最后环节往德育上生拉硬靠。以数学学科为例,如果过分强调知识、方法的传授,就会忽视数学蕴涵的情感、体验、精神,我们要构建的是‘大德育观’,需要学生把数学与生活、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素养建立起联系。”

    就这样,一份关于《璧山区初中数学学科育德的指导纲要》正式出炉,这份包含了学科简介、育人目标、实施策略、评价标准与教学案例的“纲要”,成为数学学科育德的行动指南。

    “一项制度要让大家共同遵守,就要考虑其能适用于大部分人的共性、可实践性的内容。”璧山区正则中学数学教师、兼职教研员李洪兵是纲要的共同制定者,也是积极实践者。

    李洪兵真切地记得,在一次集体备课上,一位教师分享到在讲授二次函数时,一个学生以“我为什么要学这么难的二次函数,买菜又用不到”的调侃,让教师不得不反思日常的学科教学。

    在进行七年级下册《有序数对》教学时,李洪兵创设了这样的合作学习环节:出示璧山区108路公交线路图,每个站点都有相应的序号加以区分,如果把每个站点看作直线上的一个点,如何确定一条直线上一个点的位置?在李洪兵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逐步得出想要的答案……

    如今,璧山区中小学18个学科的教研员均拟定了相关学科的育德纲要,部分学科还把育德要求在所有学段体系化。“以德育为首,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坚守学生立场,教学向着教育的方向转变,让课堂真正看得见人,看得见学生的未来。”曾佑惠的深度思考,学科纲要的出台,让更多像李洪兵一样的学科教师坚定了前进的方向。

    社会拓展,德育伸向广阔世界

    每当放学时间,璧山实验小学下课铃响,每个班级的小黄帽志愿者都会带领同学前往各自的公交车站……没有教师的“耳提面命”注意队形、注意安全、注意形象,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

    在公交车上,“小黄帽们”成为公共秩序的维护者、监督者。“只要有‘小黄帽’在,车上的秩序与环境都有保证。”一位公交车司机发出这样的赞叹。

    从校内走到校外,这是璧山区实验小学独具特色的“出行礼”的另一种样态。

    “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课程的育德价值就呈现出来了。”曾佑惠把“宜生德育”的触角从学习走向生活。

    在拥有近2500名师生的文风小学,受场地限制,学校没有统一就餐的食堂,在近4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唱就餐歌、自主排队打饭、饭后漱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就是学校结合“宜生德育”,提出做影响孩子一生的“就餐礼”。其从“卫生、劳动、礼仪、感恩”等习惯着手,实现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的育人目标。

    “放学回到家,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强忍着口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用香皂洗手,然后我负责给大家盛饭,还要监督大家践行‘光盘行动’。”张瑞鑫在家庭日记中写道。

    家庭日记搭建起学生与家长互动、沟通的桥梁,实现学生言行举止校内与校外的统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地处农村的八塘初中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如何疏导孩子心理上的症结,袁贵寿信奉“解铃还须系铃人”。

    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八塘初中轮番上演: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跳竹竿舞,家长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该怎么办?组织会烘焙的家长给孩子过集体生日,当把蛋糕相互抹在对方的脸上时,彼此相互一笑,爱的信号被相互接收……

    “‘我很爱你,就是不说’‘你的爱,我感受不到’是现在许多家长与孩子感情的现状。学校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顺畅起来、感情流通起来,感受到彼此的爱。”袁贵寿一脸自豪。

    高三年级学习任务重,但璧山中学高三学生在学习之余依然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以年级为单位,分成不同的小组,相互结伴去学校的实习基地、父母的单位进行一整天的上班体验。

    璧山中学还为高三年级学生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成立生涯发展中心,组建生涯规划师团队,并通过进课表、论坛、沙龙等方式,让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图。

    “高中生对事物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学校教育不能依靠简单、粗暴的说教,而要触及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有体验、有触动。”璧山中学德育副主任王益乾对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

    “德育无小事,通过‘宜生德育’的实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未来社会生存的相关能力。”璧山区教委主任张忠一直非常重视德育,他告诉记者,全员参与、无处不在的德育,是璧山教育人向高处行的必然。正是以“宜生德育”为切入点,璧山新一轮课改计划才得以成型并付诸实施。

    学校“自转”,走向“宜生”新境界

    “从小到大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当梦想照进现实,面对一个班级里学生‘鸡毛蒜皮’的小事,学科专业素养上的缺失,一度让我彷徨、困惑。”刚参加工作时的凤凰小学教师李梦雅左冲右突,需要一个打破成长困境的突破口。

    而此时,璧山区以“宜生德育”为载体,放大示范效应,着手组建“曾佑惠德育工作室”,培植一批教师的崛起。

    采访当天晚上,曾佑惠带领德育工作室几个成员针对高中生面临的问题与困惑,讨论主题班会的主题与开展形式。不知不觉,时间指向了10点,室外飘落着零星小雨,泛着丝丝寒意;室内思维不断碰撞,气氛融洽。

    “有了工作室大家庭成员的集智集力,我们成长路上不再孤单。”虽然自己设计的主题和环节不断被打破与重建,璧山中学教师王薇的心里依然温暖如春。

    “曾佑惠德育工作室”包含阅读、课堂教学、课程建设3个工作坊,每个工作坊有相关的带头人,带头人独立组建相关学习小组。这样一种圈层式组织架构,把十几位教师聚集在一起,在发挥每个人长处的同时,实现教师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组团成长。

    “看似工作室的作用是‘孵化’名师,其实我们更想看到教师借助这个平台带动所在学校的发展,让学校从行政命令下的被动跟着走,到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转’。”曾佑惠希望每个成员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这样的变化已经在发生。在加入工作室一年的时间里,李梦雅逐渐变得从容。“课间10分钟许多学生都是在打闹、嬉戏,何不把这10分钟利用起来,开发一系列的‘悦享十分’课程,让学生在课间也能发展自己的兴趣。”刚刚入职的凤凰小学教师周强,虽不是工作室成员,从未落下工作室的任何一次活动,他的班级“悦享课程”体系也逐渐丰满起来。

    璧山区做的远不止这些。

    “宜生德育”体系在2015年形成之初,璧山区中小学以项目制推进,逐步形成学校特色的项目体系,并进行了相关的拓展。如何串起这些散落在各个学校的‘珍珠’,形成具有辐射力、影响力的项目矩阵?璧山区开始把各个学校“合并同类项”,在放大辐射作用的同时,让一个项目矩阵的几所学校自行运转起来。

    2018年4月,璧山区组织专家组对璧山中学、璧山实验小学等26所学校申报的89个项目进行了立项评审。专家组推荐出43个项目进入现场答辩,并提出建议和意见,最终合并同类项目。

    就这样,七塘小学(牵头学校)、丁家实小、逸夫小学合并为“田园课程实践研究”;福禄小学(牵头学校)、璧泉小学、保家小学合并为“编织课程实践研究”;青杠实验小学(牵头学校)、文风小学、来凤小学、八塘初中合并为“礼仪微课程实践研究”,每个项目给予2-3万元的经费支持。

    以“礼仪微课程实践研究”为例,青杠实验小学的入学礼、文风小学的就餐礼、来凤小学的升旗礼、八塘初中的入团礼各有千秋,且都向上向下进行拓展延伸,如青杠实验小学把入队礼贯穿新生的整个学期,并有礼仪课;八塘初中在开展入团礼前先举行离队(少先队)仪式,等等。如何把各自学校的特色做深、做透,并在一个项目矩阵里生发新的创新点,作为牵头学校的青杠实验小学副校长黄学静不停地思考。

    “整合后的项目矩阵需要打破学段、课程、学校间的壁垒,要想冲破这些壁垒考验着每位校长的智慧与勇气,虽然压力很大,但我们坚信这条路是对的。”黄学静有焦虑也饱含着希冀。

    伴随着实施的不断深入,璧山区“宜生德育”先后收获了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等荣誉,真正撬动了整个区域教育的发展。

    “有焦虑才会想办法,有希望才有动力。让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自行运转起来,摆脱行政的依赖,体系化的‘宜生德育’才更有生命力。”曾佑惠对未来信心满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