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1日 星期三
关于教材建设的7个追问
——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成果摘记

    近日,以“7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之路”为主题的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开。国内教材理论研究者、教材编研工作者、教材使用与发行者等300余名专家、学者,聚焦教材政策的发展历程与管理经验、教材编写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教材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等议题,展开了深层次探讨。

    追问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材建设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申继亮(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

    处理好教材建设中的“三大问题”

    当前,我国的教材建设在向国际水平迈进,但仍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体现国家意志的统一要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灵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教科书设定的教育目标、要求是统一的,但由于年级、学校、区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同,教学要想遵循教育规律必须因材施教。统一的要求如何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这是今天研究教材过程中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与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一方面,教材编写修订过程中,一些学科专家强调学科的逻辑性、完整性,认为本学科教材中安排的内容偏少,所以教材“越编越厚”。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义务教育阶段“减负”的呼声也很高。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在知识增加的情况下,教科书不再变厚,这也是一大问题。

    第三,教材的稳定性与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开放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教科书的内容具有稳定性,修订一次教科书短则5-8年,长则十几年。教科书相对的稳定性与整个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新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适应,这一问题仍需要探索。

    追问2:当前及以后教材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田慧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

    提高教材质量要遵循规律

    提高教材质量仍然是当前及以后教材建设的核心任务。提高教材质量,可以在两方面给予关注。一是教材建设工作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教材编写的规律。违背了规律,下再大功夫、用再大力气都可能适得其反。二是要通过加强研究促进教材质量的提升。我们在推进教材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都缺少基础性研究的支撑。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要在全国建设首批重点教材基地的初衷。

    比如,在100多年前,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1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还没有回答好。尤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孩子究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教材中究竟应该纳入哪些有价值的知识?这些问题我们从学理上、规律上还没有讲清楚。

    我曾接待过美国哈佛大学一个做深度学习项目的教育团队,他们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试图通过对学习的研究回答学生究竟该学习哪些知识、什么知识有价值。以数学中的一元二次方程为例,他们做了多次现场测试,每次都问两个问题。首先让学习过解方程知识的人举手。全场观众都在举手。接着再问,生活中还能经常或者偶然用到解方程知识的人请举手,结果寥寥无几。只有一次会议上有六七个人举手,询问得知都是数学教师。这种情况下,专家们开始反思,如果仅仅从学科的角度强调它的价值性,很难走出教材编写的思维定式。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教材究竟应该容纳什么,哪些知识是最有用的?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强基础研究。

    追问3:新时代教材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黄 强(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

    教材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

    教材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教材建设事关党的领导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加强教材的思想性。教材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材编写中的指导地位,帮助儿童从小植入红色基因。同时,加强革命传统、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是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魄。目前这方面的内容在中小学教材中已经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下一步要着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性。

    三是要面向未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迫切,教材建设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教材研发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教材质量,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及时体现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始终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学生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科教学规律。

    四是要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加强教材的立体化和数字化建设。以教科书为中心,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教材出版服务相关工作。教材工作关乎千家万户,必须照顾到教师、学生、家长等使用者的需求,教材出版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义务教育教材免费供应是我国教育惠民的重要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追问4:如何做好教材建设的保障工作

    靳玉乐(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从“凭经验办事”走向实证研究

    做好教材建设的保障,第一要加强教材建设的统一领导,特别是意识形态比较强的教材。第二要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教材的编、选、用、评、管等环节都应该有相应的制度规范。第三要健全教材建设的运行机制。第四要加强教材的科学研究工作。我国的教科书编写历来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容易“凭经验办事”,缺乏相对实证的研究。20世纪初,美国学生学习的英文单词是经过众多实证研究后才选出的,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词汇、学习多少单词,都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五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材建设队伍。目前,教材编写人员大多是大学教授或者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还有部分中学教师参与。这支队伍是否足够专业化?我的观点是,教材的把关要形成体系和梯队,国家要把好教材的政治关和意识形态关,课程专家要把好教材的育人关,学科专家要把好教科书的转识成智、转识成人这一关,而教研员要把好教材的教学转化关。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任务。第六要提高教材经费保障水平,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追问5:教材编写在哪些方面可以呈现哪些创新

    石 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教科书可以有多样化表达

    编写教科书是巧妙的创作,即便这种创作并非无度无限,它依然可以有多重创新。

    第一重创新是内容的确立。教科书内外存在着两大知识空间,一个是浩如烟海的外部知识空间,一个是由精选内容构成的内部知识空间。教科书研究最大也是首要的难题就是从外部知识空间选什么。虽然教科书的容量有限,但在选文过程中,教科书依然行使着文化知识屏蔽权、过滤权,本质上具有创新性的行为特质。

    第二重创新是内容的结构化。拥有了“准教科书”内容,即单元内容,但它只是砖石,需要构建。教科书以选择为己任,同时具有相当于创作的建构任务,若干貌似分散的原生态资料一旦被选取,就成为教科书的砖石。通过对众多砖石多种形式的建构,教科书造就了新的内部知识空间。这些砖石以新的面貌出现,让教科书文本可以有多样化的表述方式。

    第三重创新是内容的精致化。前面都是隐形的打磨,第三个环节作为修饰,对确定的文本进行润饰和订正,使之更符合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这种修改会强化原文没有强化或者强化不够的思想。

    第四重创新是导读系统。在这个环节,教材编写者会直接发声,这是最强的创作,也是最外显的创新。虽然选择内容、组织内容、修饰内容是创造性行为,但创新程度有限,而这一部分可以直接“写我思”,比如讨论、编者的话、告家长书等。

    追问6:什么样的文章才有可能被选入教材

    陈先云(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

    选文注重适切性

    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选文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核心工作,选什么样的文章进入教科书比想象中要复杂。三大因素影响着教科书的选文趋向:一是社会因素,二是文学作品的价值,三是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从现在的标准来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有四个标准:一是文质兼美,二是难易适中,三是长短适合,四是具有教学的适切性。

    关于文质兼美,即将有意义与有意思相结合,作为选文的理念之一,这是一个标准。所谓难易适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最难把握的就是文章的难易度,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主要依靠编者自身经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具体而言,如果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及表达主旨超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读不懂,势必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就不适合选作课文。而一些内容比较浅的作品,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也不适合选入文章。关于长短适合,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加大,现在语文教科书对每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字数限制。所谓教学的适切性,是指课文适不适合课堂教学,选文要考虑文章的难易程度和长短问题,还要斟酌作品本身的语言特色、风格等。

    追问7:教材如何最终服务于教学工作

    王本陆(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基于科学的教学观编写教材

    教材具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它的价值诉求。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教学性,都是教材应有的品质。而这些品质最后都要落实到教材的教学性中去。

    怎样理解教学性?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教材建设,教材的教学性不断增强。近年来,教材编写者将教学的基本环节、流程体现在教材中,尤其在形式方面,教材与教学的吻合度越来越高,教学设计也越来越精致,包括配套资源支持、层次的展开等。

    对教材品质的追求应该是无止境的。当前情况下,进一步提升教材品质需要我们基于教学原理进行教材编写。但是,教学论也有多个流派和主张,师从哪一家是我们要思考的。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的教学观,这是教学论里大家都比较赞同的,比如如何处理学生现有水平与教材提供的素材之间的适切性。所以,教材的编写既要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也要为学生的发展不断创造空间。

    (本报记者黄浩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