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给青年教师的信·王维审
成长的常识:以写作建设好自己的教育人生

    这些天,我与新教师的交流比较多。在谈及写作时,有的年轻教师说:“我并不想成名成家,只想认真工作,过好自己的教育人生,写作对一线教师来说像是一件奢侈品,华丽而不实用。”我认为,在谈教育写作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怎样才是“过好自己的教育人生”。

    “过好”是一个模糊的质量标准,需要做细致的甄别。有一个绘本故事《田鼠阿佛》,讲了五只小田鼠的生活。冬天快来时,小田鼠们开始忙着收集玉米、麦穗、坚果和干稻草,而阿佛却在忙碌之余收集阳光、颜色和单词,其他小田鼠都嘲笑他。大雪来了,小田鼠们躲进了窝里,虽然有食物可以慢慢吃,但石墙又黑又冷,生活变得毫无生机。这时候,阿佛用珍藏的阳光照亮了家,用颜色装扮家,用故事温暖家,好像把小田鼠们带回了春天。五只小田鼠度过了一个春天般的寒冬。这个故事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一是活在当下,只做明显有用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工作,就像一些教师喜欢盯着眼前的分数、名次和荣誉,过得具体而实在;二是追求诗和远方,不苟且于已有的成绩、舒适和安逸,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可以自觉、主动地自我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好自己的教育人生”就不是通常所说的过得去、将就着过,而是要像阿佛一样过得有收获、有未来、有阳光。

    有品位的教育人生怎样才能获得?我们身边不乏优秀的教师,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只不过这些经验往往都是以小改进、小创造、小成果的形式散落在人生的道路上。这些小收获解决的都是一时一刻的小问题,就像那四只小田鼠收藏的坚果与稻谷,只能为彼时的人生带来小快乐,与人生的质量提升形成不了多大的帮助。用一个比较俗的比喻来说,这些小收获就是散落在人生里的珍珠,它们需要用线穿成串,甚至做成漂亮的珍珠塔。从散落的珍珠到漂亮的珍珠塔,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就像是用砖块建成漂亮的大楼。所以说,教育人生也是需要建设的,需要把那些零零散散的经验通过设计、组装和优化,增加新内容、充实新知识、创立新结构。由此,我觉得应该把“过好自己的教育人生”改成“建设好自己的教育人生”。因为,“建设”一词更具动力、气魄和精神,也更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出精致的教育人生。

    建设好自己的教育人生,其中的“建设”就是关键。我们靠什么来建设自己的教育人生?有的教师可能会说,当然是靠一步步的教育实践。这个回答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教育人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谁都不能够怀疑这一点。一步步的行走制造的只是“砖块”或“珍珠”,要想建构起人生的大厦或珍珠塔,还需要把它们垒起来、串起来,这个过程应该就是写作。这一点,完全可以从建构主义理论中得到验证。

    建构主义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一个故事中了解建构主义的内核,这个故事就是李欧·李奥尼的童话《鱼就是鱼》。大概的意思是: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到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人。鱼根据青蛙的描述,对每一样东西展开了想象,但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了调整——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人,鸟是长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角的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的能力提升都是以原有经验为基础的,是对原有知识的组合、调整、加工的过程。

    其实,专业写作就是教师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建构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形成新能力的过程。比如说,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一个小的创新,他可以通过写作把这个创新做法描述出来,然后通过查阅资料或借助理论的介入,将创新做法形成系统的经验成果,既可以使自己的经验更加完善,也容易将成果物化并传递给他人。如果这位教师不断获得这样的经验成果,专业写作就可以帮助他将零星想法建构成自己的理念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这样的写作过程,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的知识形成理论——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新知识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专业能力。

    由此,教师的专业写作是教师专业化的需要,是教师从实践型走向研究型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能力自我更新的需要。换句话说,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路径,是一种默默无闻、寂寞而艰难的修行,是为了将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和提升,而绝不是为了立言扬名。可以说,写作在建构人生大厦的过程中就像阿佛收藏阳光的过程,看起来不是十分必要,却是再重要不过的过程。没有写作,教育人生就不能够称为“建设”,而只能是简单的“造砖”,充其量是养珍珠的过程。

    另外,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教育人生也需要写作,需要通过写作把教育中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人生漫漫,我们走过的每一步留下的可能是财富,也有可能是“壁垒”。写作可以化解“壁垒”,也可以把财富通过缜密的设计与构思建设成人生的大厦。所以,我很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走上写作之路,以写作建设好自己的教育人生。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员)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