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4日 星期三
万物都会留下它该有的痕迹
郭 简

    从最初的忐忑恐慌到现在的静待春来,我们好像走过了一条长长的甬道,每一片落下来的叶子,砸在身上,落在心里。作为一个班主任,我知道这一次疫情给教育补上了多么立体而深刻的一课。

    彰显价值,抓住生命教育契机

    广义的生命教育其实是一种全人教育,它不仅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及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各方面对生命的关注,还包括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倡导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超越生命,从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段时间有太多的名字刻进了我们的脑海中,他们无一不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平凡人的生命价值意识何其重要。生得简单,但是要生得有价值,何其难?过分地关注个体性,忽略了自身在社会群体中的存在意义,是扁平化生命教育的缺失。一场疫情,既是危机也是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来自全社会这个立体的大课堂。

    抗疫期间,有许多学校都会借此开展生涯规划课程,而特殊疫情期间的生涯规划往往会比平时更有力量。因为它的出发点不再是生存或兴趣,当个体融入集体,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可以在集体命运前体现,这是我们想告诉孩子的道理。而道理终究没有实践来得真实。所以这一次立体的社会大课堂,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的契机。

    回归家庭,重视教育的大本营

    2月13日,杭州驰援湖北第三支医疗队伍出发,这支由杭州各医院中的中流砥柱组成的队伍,牵动了全杭州人的心。有一位家长是省妇幼保健院的医生,那几天我与她沟通,惦记她要不要去驰援武汉。她告诉我说已经报名了但恐怕没有资格。我说:“有些选择已经超越自己了,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教育。”

    学生妈妈口中的“没资格”,震撼了我。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教育的缩影,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片段都会在孩子的心中留有印记。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信仰教育,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面对长时间的居家相处,家庭比社会和学校更能够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家长应当把握好分寸,教给孩子感受爱和付出爱的能力,远比教会做对几道题重要得多。

    疫情面前,给孩子留足勇气

    在教育者身后,有着千千万万个中国的希望。当我们徘徊、犹豫、恐慌、害怕的时候,我们的举手投足都映射在孩子心里,那时候,我们的孩子该如何长大?

    下雨时,家长都会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挡住风雨。但当突发事件来临之时,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凡事有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雨水终究会停,春天终究会来,我们终有一天会战胜一切。所以,我们不仅拥有与患难者感同身受的能力,同样需要具有感受幸福、感受力量的能力。对于孩子,我始终相信,中国的新生代力量远比我们想象得坚强。如今,我们学习的每一天、每一课,都在给我们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底气,因为足够努力和专业,我们不惧风雨。

    鲁迅曾说:“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孩子们不慌,未来的中华民族,万事不惧!春天终会到来,万物都会留下它该有的痕迹。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