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8日 星期三
战“疫”教学,教师何为
王教凯

    最美好的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兴趣驱动的学习。所以当“停课不停学”的方案出台后,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教师团队对此作了学校特色的表达:“停课”停的是在常规状态下学生到校上课的学习模式,不停的是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的学生成长。“不停学”应该是“自主学”,应该把学习置身于更广阔的情境之中,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当下的问题,去关注和了解疫情以及疫情之下的行业和世界……

    我们常说“教书容易育人难”,而疫情中的社会、生活,疫情中的人和事就是当下最好的“育人教材”。学校围绕“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重新定位课程的本质,审视学习的内涵,树立一种大课程观、大课堂观,重点引导孩子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活动,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引导学生提升自学能力,在主动学习中自我成长。会自学,无处不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怎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全校教师当下最重要的课题。学校适时将“引力课堂”的研究引向更深入、更广泛的探讨:“引力课堂”是对教学关系的重新定位——以教会学习为目标,以激活思维为主线;是对人际关系的全面改造——师生、家长协同参与;是对真实学习的直面挑战——基于学情,问题导向;是对学生成长的科学定位——学习发生处皆课堂,跨越时空“云”成长。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致力于用自己的温度和艺术打造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独特“引力场域”。

    二年级(11)班学生李白和父亲一起做“用装满水的玻璃瓶观察箭头的方向”实验时发现:水瓶横着放时箭头的方向不变,而水瓶竖着放时看到的却是一个相反的箭头。于是他向老师提出有关折射的问题,班主任缑宇欣因势利导,建议改变实验条件再验证,随后学生通过进一步实验和咨询专业人士解开“谜团”,并与同学分享。这样的学习过程形象地体现了“引力课堂”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兴趣启动—自主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思维对话—成果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是基础,探究是路径,问题是导向。学生在真实性活动中获得了知识,形成自我建构。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甚至偏离方向,从而导致研究走很多弯路。但是他们在“错误”的经历中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也是一种必要的、有意义的学习。

    所以,教师采取有效的行动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个“行动指导”依据就来源于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推介。在研究进行了一定时间后,教师要适当分层组织成果推介,让学生介绍自己研究的内容、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师从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并进行个性化指导。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研究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包括思想、情感和研究方法等。于教育而言,这个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

    研究“如何设计学习”,在有效教研中构建新型关系。学校始终把“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放在重要位置,教研从以设计“教”为主到设计“学”为主,从浅表的认知学习到以探究为核心的深度学习,从以知识为基础到以素养为基础。面对延期开学,学校提出了“停课自主学,停课不停研”,空中线上教研成为疫情期间的教研常态,备课组、教研组实现了云端对话。

    从常规教学来看,一般情况下是由教师设计教学、预设目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反馈的基本思路,但是面对当下在线学习的实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就应该成为教研的核心内容。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习惯、能力,是需要教师指导的。鉴于此,学校提出“问题导向”的基本思想,教研组以此为依据,以“如何让学生产生有效的问题”为切入点设计:首先按照单元梳理知识点思维导图,并在梳理过程中提出存在的问题;之后备课组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问题的类属和性质设计“真实性问题”,进行问题单元设计,即将学生的学科问题转化为具备真实情境的综合性问题,以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认知。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学习目标的确定: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将问题综合化,实现知识迁移,促使学习真实发生。

    如此一来,如何研制出高质量的真实性问题,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成了备课组研讨的重点内容。学校团队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适时性原则,综合性问题设计立足当下疫情;二是综合性原则,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三是成果展示个别化,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习群内展示和推介,教师根据展示情况引导学生之间形成共同体互相点评,教师进行个别化反馈。

    这是对学习流程的再造,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有教师的备课内容和方式,这使得教师的备课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以问题为导向的备课更容易产生深度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深度学习,首先必须有深度备课的发生。

    (作者系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