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必要”的弯路
曹永健

    一个人的成长,充满着许多偶然和不确定。谁都希望成长顺遂,却免不了走入一条条弯路。如果我们及早得到前辈的指点,有的弯路可以避免,然而有些弯路也是“必要”的,在回望中我省悟到,那些弯路给了我特殊的营养。

    参加工作之初,我被教育理想所鼓舞。教学之余,常常流连于网络论坛。那时,听高人论道,华山论剑,好不过瘾。在各大论坛,经常可以看到名师名家推荐的书。我当时虽囊中羞涩,却也常常照单全收。那些书,现在看来固然是经典,可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并不美妙。自己起点太低,突然一猛子扎入经典著作的深水中,常常呛得喘气不及。以至于我时常怀疑,这本书真的这么好吗?由于自己读不懂,感受不到阅读乐趣,因之受到了阅读的挫折,连同怀疑起阅读本身。

    后来,我逐渐认识到并非名师的推荐有问题,书本身的经典性也毋庸置疑,恰恰是我这个阅读者自身的能力欠缺、阅读经验缺失,缺少了必要的铺垫。加之教学经历不足,无法用自身对教育的理解来反观名著,于是感到吃力、痛苦。

    书海茫茫,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兴许会找到一条不错的路径。有了这样的阅读“弯路”体验,在工作十几年后,我的阅读更加多元,更加开放,对经典书籍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教育写作几乎伴随着阅读。刚实习时,我就开始写教育随笔。那时文章多半写在纸质笔记本上,把一篇文章输入成文档要专门跑到网吧。也是在那时,我把一篇篇文章敲进电脑,借助互联网与朋友分享。朋友的点赞和支持鼓舞了我,然而我也经常受到打击。一些自认为写得不错的文字,在投稿过程中屡屡碰壁,如石牛入海。写文章却发表不了,这令我感到沮丧,这种沮丧还因为写作能力在短时间内无法提高而加重。

    写,还是不写?我有过徘徊。如果写作只是为了发表,那我是一个“失败者”。抛开这些顾虑我又想,为什么一定要发表?我不是在记录和书写中感受到了乐趣吗?一节课下来,我的反思化成文字;阅读之后,我撰写了读书笔记,文字虽然稚嫩却留下了痕迹。我想,这就是快乐本身。至于发表,完全是“额外的奖赏”,能发表是好事,不能发表也不错。写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心灵的舒展,是自我在纸上的对话。当我不再纠结于文章能否发表时,写作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成长不能一蹴而就,工作最初几年我常常眼高手低。所谓的“眼高”,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眼界打开了,去了几个地方,访了几所学校,“听”了几位名师讲课,便偶尔流露出心向远方、眼前苍茫之感。身边同事真的一无可学吗?恰恰相反,他们扎根一线,有不少同事善于钻研,或在教学上有独到之处,或在班级管理中有过人之处。这样的发现,是在自己跌了几“跤”后得到的。一次段考,自视甚高的我,班级生均分被平行班甩出了好几条“跑道”。尽管校长包容,同事鼓励,但对我的打击很大。这也让我反省到,别一心向着远方,脚下的泥土有泥土的芬芳。当我甘愿做“泥土”的时候,才真正沉入到辛苦并快乐的教学生活之中。

    如今,受学校信任,我也担任了年轻教师的师傅,却从不敢以师傅自居。我深知,有的弯路是“必要”的,切莫以为可以给人指出一条平坦之途。走过弯路的人,便多了一双看世界的眼,因而更有可能读懂世界。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中信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