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以信息化手段优化实验教学
靳建设 魏岩青

    2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支持信息技术对物理课堂教学的辅助,在此背景下,有教师认为虚拟仿真实验可以更多地应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此提升课堂效率;有教师则认为虚拟仿真实验不能真实体现物理现象,也不能真实反映物理规律,不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虚拟仿真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合理使用?

    ————————————————

    在实际培训与教学中,有教师提出虚拟仿真实验能否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可否替代物理实验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不是该与不该的问题,而是如何合理、高效、融合使用的问题。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虚拟仿真实验可以为师生提供理想化的实验环境、充足的实验设备和随时可做的实验条件,为物理实验教学拓展了思路,成为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但不可以用虚拟仿真实验完全代替真实的物理实验。

    笔者认为,合理、高效使用虚拟仿真物理实验,本质上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过程。实践中,虚拟仿真实验可以从创新方式、模式变革、时空拓展等方面强化实验教学。

    创新实验教学方式。部分实验由于过程过短或过长、危险性较大、现象不明显或无法观察等原因,无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操作,一些教师选择被动放弃。但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创新实验教学方式,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弥补这些教学中的不足。

    虚拟仿真实验可直观呈现传统实验无法展现的实验过程。例如,液体、固体的扩散实验,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通过调整虚拟实验时间参数,我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扩散过程,看到扩散现象;再如,虚拟实验可以将电路中电荷的定向移动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电流形成的原因。

    虚拟实验让危险性大的实验有了实操可能,学生可安全试错,规避错误操作,掌握实验技能。例如,电学实验中多次强调不能将导线直接连到电源正负极,会发生短路,学生好奇心使然,总是想要试一试,虚拟实验会提示操作错误及原因,并通过动画显示出电池烧毁的情境,加深了学生对短路危害的理解。

    变革实验教学模式。受实验器材数量和实验场地限制,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有时4人一组,多则6—8人一组,实验时一些学生只能当看客,缺乏参与感,少了操作体验,少了实践锻炼机会。虚拟仿真实验具有在线学习和实操功能,学生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预习与操作,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虚拟实验系统AI智能助教可在线实时进行实验步骤指导,学生按照提示就能顺利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知识讲解、操作错误提醒等,能让学生获得较好的实验体验,还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实验研究过程与操作要求,使得人人参与、自主实验成为可能。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线上教学成为常态,虚拟仿真实验在一些物理课堂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需要改变只能在学校进行实验教学的思路,根据实验内容探索线下线上结合、课内课外贯通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做好物理实验的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拓展实验教学时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大多具有指导性、交互性和数据收集功能,利用这些特点能够极大地拓展实验教学时空。

    虚拟实验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虚拟实验平台有趣味性通关星级评价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虚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PK、通关中增强学习体验,在实验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将实验教学拓展到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通过实验再现物理概念、规律的得来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认识,方便教师强调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可自动采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数据,形成可视化学情分析报告,实验过程中的难点、易错点一目了然,帮助教师准确掌握班级全体和学生个体的实验知识掌握情况,将实验设计为课前预习、课后作业、专项检测等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课前规范预习,课后反复练习,辅助学生自主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当然,对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我们的态度是真实为首选、虚拟作补充、虚实相结合、各自有侧重,能真实则不虚拟,虚拟是真实的有效补充,虚实结合发挥各自优点,共同发挥实验教学的最大功能。

    (作者分别系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兰州市外国语学校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