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课改观察·王凯⑤
秉持整体思维进行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学校课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许多学校的课程评价常常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重视,二是无法落实,三是理解有偏差。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秉持整体思维进行课程评价的系统设计和实施。

    确定评价设计原则

    课程评价应基于怎样的原则去设计,既取决于学校的课程哲学,也取决于学校对课程评价的基本定位。课程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校课程评价应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以及学生的实际获得,应关注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高阶能力和良好品格的养成,以实际改进为目的,摆脱短视的功利性评价。

    具体而言,评价设计应注重以下原则:一是融通性,融通性既包括时间的融通,也包括空间的融通。时间的融通指的是评价要兼顾学生过去、当前、未来的发展,通过相对充裕的时间去观察和分析课程的实际效能;空间的融通指的是评价不止于课堂,实验室、图书馆、操场,乃至学校周边社区都可以通过表现性评价真实地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度。二是综合性,不能仅仅简单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要兼顾学生的非学业水平,体现体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兼顾的原则。三是均衡性,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关注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结构呈现等。四是生本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五是激励性,要坚持激励表扬为主、批评惩戒为辅的设计原则,让学生能够在安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六是多元性,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纸笔性测验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我反思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七是联动性,要坚持多主体参与,多利益相关者联动起来,以学校为主,引导家庭、社区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

    建立课程审议制度

    有些学者认为,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和解释,最终作出恰当、一致的课程变革决定和相应策略。也有学者将课程审议视为课程主体通过平等对话协商的方式,对特定的课程现象进行观察、讨论,进而达成“视域融合”并作出判断与决策的实践过程,具有民主平等性、对话协商性、多元包容性、集体共识性。

    综合相关研究可知,课程审议是学校针对具体的课程开发与实践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集中讨论,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作出所有人都同意的决定,并实施相应的策略。

    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将课程审议分为4个环节:(1)形成备选方案并进行选择,在审议前准备好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在针对课程问题进行审议时,满足参与者进行参考、权衡、选择的要求;(2)研究课程真实问题,关注学校课程的真实问题,通过对课程实践个案的研究和分析,明确问题出现的诱因并着手解决;(3)遵循实践情境逻辑,坚持将课程问题放在具体的情境中权衡并作出选择,将现实的具体情境作为审议的事实依据;(4)持续推进群体决策互动,以互动、交流、讨论的方式对所有方案作出相应决策,从而体现群体智慧或集体智慧。

    也有一些学者提出更为详细的“六阶段模式”,分别为公众共享、聚焦于一致的意见和不一致的意见、解释立场、关注立场的转变、协商共识、采用决议。

    如果综合考虑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各个阶段,可以形成一个容易被学校接受和操作的课程审议流程。

    课程实施前的审议:选定主题—确立核心目标—搭建主题网络—补充建议。

    课程实施中的审议:明确主题接受性—课程进程—课程生成—过程中的增与减。

    课程实施后的审议:效果分析—亮点分析—问题分析—后续改进。

    体现学校课程特色

    学校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3个部分:一是课程系统,二是课程特色,三是特色课程。课程系统是指学校在国家、地方课程政策框架下,基于办学经验和文化传统,以课程哲学为统领建设形成的学校课程体系;课程特色是指与同类学校相比较而言,在实施同样课程的过程中,实施策略、实施手段、实施方式、实施结果的差异性;特色课程是指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

    针对课程系统的评价可以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课程系统是否充分响应了国家和地方课程改革的政策;是否继承了学校已有的优良经验;是否与学校文化相适应、相匹配;是否与学校师生的特点相符合;设计过程中是否建立了合理的共同体。

    针对课程特色的评价可以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是否赋予了教师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是否形成了课程开发的有效模式;是否形成了具有可推广性的课程实施策略;是否形成了合理的课程评价和改进框架;课程系统诸要素间是否可以有效衔接、彼此支撑,能够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

    针对学校特色课程的评价可以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特色课程建设是否已经纳入学校课程规划;是否基于对学校课程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是否充分利用了专家资源和周边优质教育资源;是否特点鲜明并深受学生欢迎;是否对学校课程品牌的树立起到了积极作用。

    每一所学校的课程系统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体现学校的思考和追求。课程评价针对“特色”的分析,既为学校提供了反思自身课程供给水平的机会,也提供了一条对“特色”进行总结、提炼和进一步固化的路径。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