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3日 星期三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 | 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走向真实世界的项目群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让教育连接真实世界
马 骏 秦翠华 鹿 淼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堂因固守学科本位、囿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真实生活连接不足,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不够。如何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让学生连接真实世界,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如何通过知识融合及学科统整,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借助项目群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2008年至今,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研究团队进行了4轮实践探索,形成了包括“项目群育人理念和目标、‘六类六级’项目群、实施模型、评价体系、管理机制、应用推广策略及系列物化成果”的“走向真实世界的项目群育人体系”,被主流媒体誉为“中国原创教育改革,连接孩子的现在与未来”。

    提出PDC育人理念

    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PDC育人理念。“PDC”是英文project(项目)、driven(驱动)、creation(生成)的简写,其基本含义是用项目驱动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使学生生成经验与技能、素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PDC育人理念可以概括为“让教育走上完整的真实世界”。这一理念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秉持人本主义,从教育本质、落实核心素养及课程改革、学生生命成长三个维度提出,以期驱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动力,从学生真实需求出发,对接现实世界,连接真实生活,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知识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打通学生知识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使他们用学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用生活经历理解深化知识,让他们完成对生活和世界的认知,拥有完整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

    构建PDC项目群体系

    我们构建了PDC项目群,强调以生命成长为旨归,基于育人目标,从真实生活和现实世界出发,打通学校、家庭、社会的界限,围绕学生成长特点及认知规律,设计出学生6年完整成长周期的“六类六级”项目群。

    六类,即围绕真实世界,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属性出发,确立项目群的六大类别:发现自我、回归生活、了解自然、探秘科学、解读人文、体验社会。六大类别环环相扣,形成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圈,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生存生活体验及社会参与素养的培养。

    六级,即聚焦核心素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围绕年段特点细化项目群六大年级分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六类六级”项目群的横向以项目群六大类别为主,纵向兼顾1—6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年级间相互衔接,做到纵向有深度,横向有重点。我们还将目标进行细化,具化成36个小目标,共同组成项目群六大年级目标框架。

    “六类六级”项目群从课堂入手,开展学科项目、年级项目;打通校外空间,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开展家庭项目。最终对项目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项目群。

    学科类项目:以学科为单位,开展同一主题的项目研究,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需要自然调用各学科知识、技能、素养。如语文《探索故宫“怪兽”之谜》、数学《由个税看百姓生活》、英语《食贯东西》、体育《小胖墩变形记》、道德与法治《周末活动策划师》、科学《我心飞翔航天探秘》等项目。

    年级类项目:以年级为单位,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及实际生活问题为切入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进行项目的选择和统整。利用每周二下午两节项目研究课及课后时间,学生混班进行项目研究。如《一米菜园》《非遗文化》《社区建设》等项目。

    家庭类项目:以家庭为单位,挖掘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针对不同年段特点,由学校、家委会、学生共同开发“家庭亲子项目”,利用周末及寒暑假,以学生实践、家长辅助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探秘蚊子的世界》《安全小达人》《带着爸妈去旅行》《小小美食家》等项目。

    建立“项目—驱动—生成”实施模型

    在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还建立了“项目—驱动—生成”实施模型:以学生生命成长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驱动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最终生成经验与技能、素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教育走向生活,将学生实际获得应用于生活。该模型包括项目设计与准备、项目实施与推进、项目展示与评价三大阶段。

    项目设计与准备:师生选择项目主题,设定项目目标,分析实施条件,形成项目方案。

    项目主题可以从教材知识点、热点话题、实际生活、学生兴趣、校内外资源、服务社区六大方面去选择。

    项目实施与推进:教师以问题驱动为导向,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解决真实问题而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记录、真实体验,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分析,最终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项目展示与评价:学生把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并以模型展示、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示成果,以自评、互评、师评及交流讨论等方式完善项目成果,提升综合素养。

    形成“三全”评价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项目群育人体系,我们还建立了“全域·全员·全程”评价体系。从评价对象来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域式互评的评价生态。从评价内容和方式上来说,实施一以贯之的全程评价,采用课堂观察、基于量规的评价、档案袋评价、汇报展示等多元评价方式。从评价主体来说,教师、家长、学生、社区全员参与评价。

    为保障项目群育人体系发挥实效,学校成立了项目群育人系统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项目群育人体系进行管理、评价及改善。同时,深化项目群育人体系管理流程,涵盖“申报、审批、发布执行、中期指导调控、终结评估、应用及推广”各环节,确保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作者单位均系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

    编 后:

    “我学这些知识究竟有什么用?”这是许多学生上学时的困惑。如果感觉学而无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就会不足,内驱力是所有好教育的起点,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由此出发,借助项目群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连接真实生活和现实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该研究成果的价值传递到了基础教育的各个角落。学校主导成立了PDC教育联盟,研究成果在芬兰、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近千所学校得到推广,近万名教育工作者到校参观学习,一大批师生从中受益。

    可以看出,这的确是一套可以落地的适合全球各地学生的中国本土化创新型实践育人系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也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肯定:“这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对项目学习的一种新生成的创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