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区域新力量
基于课程标准推进课堂变革的“包头行动”
崔玉泉

    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为全国各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早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后,内蒙古包头市以教学方式变革行动为突破口,坚持课程观指引教学观的导向,持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变革提高育人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014年,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包头市组织各学段、各学科开展课堂教学实效调研,梳理后发现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对课程标准解读能力不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学科思维方式和学科学习方法能力不足;二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缺乏抓手,不可操作、不能落地。面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头市教研中心各学科教研员在反复研究和讨论后,提出以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推进全市课堂教学改革。

    明确研究方向,持续系统开展实践研究。从2016年开始,包头市通过组织全市各学段、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专题培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同频互动在线教研等活动实现以赛代培、以研促教,帮助教师理解掌握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学历案设计等技能,不断提高各科教师课程理解力和执行力。

    在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为了加强课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包头市出台了《包头市义务教育课堂教学工作规范》《包头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工作规范》等六个关于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从课程设置与保障、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与管理、教研工作与管理四个方面,对备课、上课、作业设计、集体教研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系列文件的出台和实施,有效提升了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指导能力。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包头市教研中心不断加强对新课标倡导的“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教学模式研究,并研发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型,具体来讲就是课堂教学要体现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经历知识习得过程。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经历某种过程或利用某种方法获得知识;二是要经历知识迁移应用过程。教师要有意识设计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落实课标要求,聚焦课堂展示课改成效。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在备课中教师更加注重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实现了从忽视课程标准到研究课程标准,从随意制定教学目标到依据课标、结合教材和学情合理制定目标,从随意设计教学活动到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活动的转变;课堂上教师从基于经验的教学转变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从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问题驱动的教学,从只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科育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从2018年到2023年,包头市先后确定了三批次共16所市级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校,同时在各旗县区同步建立了62所区级实验校。市区两级各学科教研员采用混合式教研、跟进式指导等方式与实验校教师一起备课、研课、上课、再研课、再上课,助力教师提升课堂效益。近年来,包头市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实验校以点带面、辐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对内通过成果展示和送教下乡等活动,对外参与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等盟市的经验分享,让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

    (作者系内蒙古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