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加强网格化管理是务实之举
王寿斌

    多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尤其重视防范和治理校园欺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偶发事件仍时有发生,恶性欺凌事件并未销声匿迹,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防范校园欺凌不能松劲,专项治理任重道远,工作举措还需要走深走实,加强“网格化”管理或可成为防范校园欺凌的务实之举。

    一是信息排查网格化,翔实摸清底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准确摸清校园欺凌的“底数”,才有可能提前介入、防微杜渐,把欺凌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恶性事件发生。网格化排查包括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问题,排查的结果要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共享,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又能提升治理效度。对于那些出现欺凌苗头或有欺凌“前科”的学生,学校要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必要时可追溯到前毕业学校或到公安机关摸底,最终保留“案底”,以备重点关注。

    二是宣传教育网格化,坚持防治结合。许多欺凌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源于当事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染上了社会恶习。因此,加强网格化宣传教育至关重要。学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法教育,强化每个学生的守法意识,又要对重点对象开展专题教育,以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帮助受欺凌的学生,让他们知晓自我保护和求助的方式,避免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三是家校协同网格化,实现精准发力。通过分析不同的校园欺凌事件可以发现,被欺凌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或来自离异家庭,他们长期与父母天各一方,与祖父母共同生活。当他们受到校园欺凌,尤其是遭受暴力胁迫时,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大多选择忍受,期望通过委曲求全以息事宁人,结果却是欺凌者有恃无恐、得寸进尺。很多时候,初期的欺凌行为已经存在并延续一段时间,家长和教师却浑然不知,直到酿成大错。因此,迫切需要在学校层面恢复定期家访制度,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时发现校园欺凌的蛛丝马迹,以便及时介入并有效控制。

    四是职责分担网格化,压实主体责任。日常精准落实责任主体和压实主体责任,实行“网格化”的职责分担,才能防范校园欺凌事件于未然。从学校书记、校长、法治副校长到学生处(德育处)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直至安保人员、宿舍管理员,都要承担相应的监管职责,确保不留责任盲区。在空间监管上,要对教学区、宿舍区、食堂区、运动区、图书馆、地下车库、楼宇天台等区域配备相应的网格管理责任人员,确保不留监管盲区,不给校园欺凌提供发生的条件。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