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要像安全事故一样防
雷思明

    近年来,关于防治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经日益完善,为何校园欺凌现象仍屡禁不绝?我认为,问题出在执行环节。而学校作为执行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执行力度上显然是不够的,在教育、预防、发现和处置方面都出现了问题。

    极少数学生为什么敢于“顶风作案”欺凌同学?原因无非有三:一是这些学生道德品质、是非观念出了问题,导致价值观扭曲,认识不到欺凌行为的违法违规和严重危害性,而这显然与学校、家庭的相关教育不到位有着莫大关系。二是这些学生总觉得自己下手的时候是背着成年人进行的,受害者和围观者不敢告发,因而不会被学校和教师发现。三是这些学生知道就算被学校发现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学校往往会选择息事宁人,对欺凌者“从轻发落”。

    校园欺凌事件给受害学生造成了身心伤害,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残或者心理疾病,给受害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发展蒙上了阴影,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我认为校园欺凌事件也属于安全事故范畴,学校应像重视校园安全问题一样重视校园欺凌的防治,像防范安全事故一样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一是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对于防治校园欺凌的宣传和教育切忌走过场、做样子,不能只让学生看几段录像、喊几句口号应付了事。教师要扪心自问,是否设计了内容科学、形象生动的专题课程?是否做到了让学生入脑入心、有所触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学校管理者也应反思,学校是否真正履行了相关责任?

    二是加大对校园欺凌的识别和发现力度,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诚然,学生实施欺凌行为会刻意背着教师和其他成年人,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就发现不了。首先,欺凌事件高发时段一般是课间、午休及放学前后等几个时间节点,高发区域则是厕所及其他偏僻角落。学校可通过加强重点场所的值班巡逻密度,在偏僻场所安装监控设备等多种途径,及时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其次,学校还可通过定期对学生开展反欺凌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欺凌现象。最后,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信箱、邮箱等多种举报通道,及时受理学生、家长及教师等关于欺凌事件的举报。

    三是加大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认定力度。按照规定,学校应成立由学校相关人员、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有关专家、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参与的防治校园欺凌小组,负责预防和宣传教育、组织认定、实施矫治、提供援助等工作。接到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报告后,学校应立即开展调查,并及时提交防治校园欺凌小组认定和处置。然而实践中,部分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愿意将相关争议行为认定为校园欺凌,而是将其界定为“矛盾冲突”“玩笑打闹”,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实际上,这样无原则地袒护,最终只会助长欺凌者的恶行,恶化学生的正常人际关系和学校氛围。因此,学校唯有加大力度,实事求是地认定校园欺凌行为,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从而实现遏制、预防校园欺凌的目的。

    四是加大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置力度。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对受害者采取救助、帮扶措施,对欺凌者采取相应的行为矫正和教育惩戒措施。其中,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应当对欺凌者给予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或做书面检讨等教育惩戒措施。对于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应对欺凌者实施相应的纪律处分,还可以邀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予以训诫。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欺凌者转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其中,涉及治安违法或犯罪的,学校应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对欺凌者实施治安处罚,或者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作者系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第八届北京市律师协会教育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