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书人书事
悖乎“常理”的大爱义举
陶继新

    朋友向我推荐了长篇纪实文学《燃灯人》,不读则罢,一读竟不忍释卷。

    书中主人公李振华老师大爱无涯的高尚品格、曲折“离奇”的人生阅历,让我一次次泪流满面,慨叹不已。

    作家刘俊奇“情动而辞发”地用心抒写,成功塑造了一位真实而又撼人心魄的杏坛楷模。近20年时间里,刘俊奇一次次走进沂蒙山区,一次次走进李振华,走遍了李振华工作过的地方,用两年多时间写就了这样一部长篇巨著。作者不只记录了李振华从17岁到87岁长达70年的生命历程,更是将自己的真挚感情和对教育的感悟、师德的理解与赞美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了心灵互动与情感共鸣。

    当然,有人在为李振华大爱义举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为其有悖“常理”的一次次抉择而感到不解与遗憾。

    一是生活与工作环境。如果在“六朝古都”的南京与当时还十分贫困落后的沂蒙山二者选其一,人们可能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南京。而那时只有17岁的李振华却选择了沂蒙山腹地最偏远的一个山村学校;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与他一起来山区支教的40多个青年学生先后返回了城市,李振华却一辈子留在了那里。

    二是为了山区孩子能够改变命运,为了自己的初心,李振华选择与一位同为山村教师的沂蒙山姑娘结为夫妻,夫妻共同资助贫困学生。

    三是在李振华父亲病危时,为了即将高考的学生,他把巨大的悲痛埋在心底,让正在读高三的二儿子李东伟代他前往南京。儿子别无选择,只能放弃高考,而最终成为化肥厂的一名工人。面对人们的不解与孩子委屈的目光,李振华内心的纠结与愧疚可想而知。李振华一辈子都是这样无微不至地爱着他的每一个学生。

    四是从当年来沂蒙山区支教时的风华正茂到今天的耄耋老人,李振华一直行走在捐资助学的路上,无怨无悔。从70年前每个月拿出四分之一的工资,到今天每个月的退休金只留下500元用于生活费,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山里的孩子和身边的孤寡老人。退休时,他把家里仅有的15000元积蓄和刚刚到手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拿出来,在曾经工作过的韩旺、张家坡、沂源分别设立了“振华扶困助学奖励基金”,而留给子女的只是记录他人生经历的一盘录像带、一本书写他事迹的《红烛》,还有沂源县委关于开展向他学习活动的一份文件。如今,“振华扶困助学奖励基金”已经滚动发展到300万元,资助和奖励了万余名学生和优秀教师。

    李振华生活节俭,我们形容一个人的简朴,常常用“粗茶淡饭”这样的词汇,而李振华不仅不喝酒、不抽烟,甚至连粗茶也不喝,一年到头只喝白开水。一件衣服要穿一二十年,一块“中山牌”手表戴了40多年,一辆“金鹿牌”自行车骑了30多年……

    李振华长年累月奔波在山村学校和学生家中,一年要穿坏好几双鞋,被誉为“布鞋校长”。有人说他太过清贫,而在我看来,他却是一个精神富有者。他虽然只有三个儿女,但他一辈子教过数千名学生,他们又何尝不是他的孩子?学生从老师身上汲取的精神营养,在照亮自己前程的同时,也将这种美德之光折射出来,为社会送去一份美好。《燃灯人》中列举了唐守贵、任纪兰、张文强等许多学生以李振华为楷模谱写的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赞歌,他们无私奉献社会的感人故事,同样催人泪下。

    1953年初到韩旺小学时,城乡之间巨大的落差对李振华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冲击。视其为自家孩子的父老乡亲用疼爱儿子的心,连夜凑布凑棉花为他缝制棉衣棉鞋,不仅温暖了他的身体,更温暖着他的心。李振华当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在沂蒙精神的激励下》发表在报纸上。有人说,是伟大的沂蒙精神奠定了他一辈子扎根山区的思想基础,而李振华以无涯的大爱点亮无数学生的心灯,更让沂蒙精神熠熠生辉。

    今天,拥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称号,已经被推选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李振华,依然是那样低调谦恭。在电话采访的过程中,他一直反复强调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是沂蒙山区一个普通百姓。

    《燃灯人》是一本近年来少见的赞美师德师魂的好书,相信每一位阅读者会与我一样感同身受。

    (作者系山东教育报刊社原总编辑)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