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导学案的前世今生
□ 本报记者 刘 婷

  席凌云非常清晰地记得,2012年3月份的那个晚自习,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个人无遮无掩地号啕大哭了半个多小时。

  “感觉自己真的是穷途末路,干不下去了!”当时她边哭边给校长许祖祥发了一条短信,只有4个字——“我不干了!”校长没回复她。第二天早上7点,许祖祥来到席凌云的办公室,叫上她一起到其他课改学校。那时候,樊城区教育局每周都会有一次课改督导活动,由教育局领导班子牵头,带着6所课改试点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到每所学校督导课改推进情况。

  “看完6所课改试点校,看到大家都在一门心思干事,我的心情又慢慢平复了。回来,继续干!”说到这里,席凌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席凌云是襄阳市二十四中教科室主任,她担任这个职位刚刚两个月的时候,学校就开始全面推进课改。作为学校教科研方面的负责人,必须要对课改进行研究和引领。

  “当时最难的是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说到这个导学案,真的有一咏三叹、前世今生之感啊!”语文教师出身的席凌云,话语抽象、感性。

  二十四中有220余名在岗教师,2012年春节一过,学校便开始在全学段全学科推行课改。阴历正月十三那天,天刚蒙蒙亮,学校便将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20余人拉到市郊一个农庄里,只带上笔记本电脑和白纸,手机全体关闭。20多人,一个学科的教师集中在一个房间,一整天分学科编制开学后第一周的导学案。到晚上9点多,所有学科的导学案模板都拿出来了。“当时像模像样挺有成就感,在返程的车上,我们有几个人还即兴唱起了《打靶归来》。”那时的情景依然深深印在席凌云的脑海中。

  可是情形不容乐观。一周过后,学校调研导学案使用情况,反馈上来的信息是“非常糟糕”。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篇课文《祝福》4课时,每个课时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预习课导学案和探究课导学案,松松散散,效果也不好……

  这种情况扩散到学生、家长身上,带来的蝴蝶效应可想而知。有的家长开始频繁地跑到学校抗议,也有的家长开始向上投诉……

  尽管导学案还不成熟,尽管课堂流程还不流畅,但是,课改的方向不能变。这一点,许祖祥的信念坚如磐石。

  3月14日,学校举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传统课堂PK高效课堂”公开课活动。3000多名师生和家长,都聚集在学校大操场上。席凌云和另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同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席凌云领受的任务是按照课改模式上课。那节课,她设计了3个开放式的探究话题,包括“说说你批判(喜欢、同情……)林冲的理由”、“我最喜欢文章的哪些细节”、“古代侠义精神与现代侠义精神的区别”。

  “古代侠义多是个人行为,宣扬的是基于个人好恶的侠肝义胆、江湖义气;现代侠义是基于道德规范和法律准绳的社会行为,如社会公益、见义勇为等,体现的是社会的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这节课上,学生自己探究展示的精彩内容彻底征服了家长和部分还在观望的教师。

  “孩子们在这节课上的精彩展示,是我这么多年教师生涯从未感受过的。那一刻,我似乎茅塞顿开,领悟到导学案如何才能体现导学功能。”席凌云介绍,那次PK活动后,全体教师对导学案都逐渐统一认识,那就是要遵循“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整合成探究式问题”的思路,要用心研读教材,做到既能导学又能和课堂流程对接。

  然而,这只是导学案的萌芽时期。到了6月份,临近期终考试,各学科暴露的问题接踵而来。那些诸如课型、课时、进度、流程之类的问题,在每天的反思会上“炸开了锅”。学校成立了由校级领导、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导学案质评小组,每周五上午检查导学案的使用情况。

  此时,席凌云领导的教科室,已经增加到5个人。她带着她的团队,每周都要对教师进行两三次体验式培训。席凌云除了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断寻求探索和突破,同时还不断吸取其他教师的经验和做法。但凡发现有好的做法,立即在全校推广。“那一阵,真的是食难安、夜难寐”。到学期末的时候,学校的导学案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譬如,高中可以设置专门的预习案;数学、英语学科以课时为单元编制导学案,语文学科以课文为单元编制导学案;复习课的导学案中细分出训练课、背诵课、习题讲评课、知识梳理课等几种课型……学校还出版了一套《导学案成果集》,一共12本,收集了许多课堂反馈效果良好的导学案。

  看起来,二十四中似乎已经解决了导学案这道难题。但是,并不理想的期终考试成绩,让所有教师的头上再次笼罩上沉重的阴影。

  就在“席凌云们”感觉到撑不下去的时候,教育局及时派来了专家上门指导,同时也派出席凌云等一批骨干教师到外地课改成熟学校去进行“影子研修”。

  2013年寒假,学生放假的第二天,二十四中全体教师集训3天,集中反思,研究解决方案。外出充电归来的席凌云和同伴们,正视了“考试成绩不理想,反映出之前课堂的学习质量并不高”的现实,他们敞开心扉,纳贤集智,哪个教师做得好,就推荐他来为全体教师做体验式培训。

  “这个寒假的集训,比黄金还珍贵。”席凌云这样形容。正是在那次集训中,大家对导学案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导学案要注重学法指导,教师要在旁边圈点批注具体学法;要深挖文本,用得不好不是编得不好,而是忽视了文本;把课本捡起来,引导学生去学,而不只是为了完成导学案……所有这些之前被忽视或未被意识到的问题,在这次集训上得到了彻底解决。学校为此提出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备课,写出自己对集智备课中形成的导学案的思想、思考,使之饱满起来。

  2013年开始,学校建立起导学案等级评价制度,教科室每周对每位教师的导学案编制和使用情况进行三级质评督查,分等级评价,一天一通报,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汇总,年终进行总评。导学案的评价等级成为学校评选课改名师的依据之一。2013年暑假,学校又开展了为期10天的校本培训,全体教师分为语文一班、数学二班……后勤六班等6个班级,大家就“怎样才能真正地相信学生”、“教师在课改中如何成长”等7个课题编制了7份导学案,通过情景再现、辩论赛等形式进行体验式学习,对课改思想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最后一天,6个班进行学习汇展,教师们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硬是将枯燥的学习变为了课改的欢歌。“如今,导学案已经不再是学校的难题了,无论什么活动,老师们随时都能拿出一份优秀的导学案。”许祖祥颇为自豪地说。

  席凌云保存着学校课改各个时期导学案的模板,翻开这半米多高的导学案,她忍俊不禁:“现在看最早时期的导学案,所有学科一个面孔,纯属机械的模仿和照搬。回过头来想,是大家互相搀扶着,走过了最黑暗的时刻。”

  令人欣慰的是,在导学案不断衍生进化的过程中,在泪水与欢笑的交替中,学校一大批课改名师脱颖而出,周建萍、张艳群、钱金平、张俊玲、刘凌凌、徐襄涛、江露、罗萍、王炜……全校约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获得了全省、全市、全区的各类课改奖项。而席凌云,也迎来了她个人职业生涯最骄傲的时刻:2012年底,因为课改领域的成绩,她被襄阳市教育局评为“隆中名师”,被襄阳市委、市政府授予“襄阳百杰”荣誉称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特别报道
“学城”故事
透过那堵开窗的围墙
导学案的前世今生
60后教师的第二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