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有文化意味的过年风景
年终“听会书”
□ 凌 梅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且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就说苏州人,在年前,即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老人们说起旧时过年,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快过年时要忙着蒸年糕、钉碗补锅、贴春联、备年货、掸灰尘、听会书等。

  这些可能其他地方也有,但说起“听会书”,恐怕就是苏州人过年的独有特色了。那“听会书”是什么形式呢?那时候,光裕社(旧时苏州评弹界最大的行会组织)有个惯例,每逢年终岁末,也就是阴历十二月,要组织社员(评弹演员)举行一次会书,为期10天。每天的会书演出,同台的艺人少则三四档,多则七八档,各位艺人会使出看家本事,争奇斗艳,有一点“打擂台”的味道。

  会书对艺人来说也是一次考验,听众不满意的话,艺人会有被轰下台的危险,叫做倒面汤、绞手巾(艺人回座时,书场伙计要给艺人倒洗脸水或绞手巾擦脸,未落回而喊倒面汤、绞手巾,就是要艺人下台,这是十分丢脸的事)。尤其是最后一档书,叫做“送客”,更是难说好,听众若不满意,会跺脚喧叫,极其不给面子。

  当年苏州城最大的书场是位于市中心的吴苑茶馆,坐落在珍珠弄,进门就见月洞门,月洞门内树木花草,假山叠叠,一派苏式园林格局。楼上是茶馆,上楼就见“吴苑深处”一块匾,楼上茶室有“爱竹厅”、“夏雨楼”等,十分雅致。茶客中有教师、店员、商人,既是茶客,也是听客。

  楼下有个大方厅,即书场。书场朝北大门在太监弄,东面卖生煎馒头蟹壳黄,香气扑鼻,西面是炉子间,热气腾腾。书场装潢考究,上面泥墁顶,下面是全木地板,当中书台较高,两旁是朱红栏干,台下正中置一长桌,此桌称“状元台”,一般是为老听众和年高不便远听者所设。两旁是礼拜凳。每年的年终会书就选在这里,来听会书的听众十分踊跃,有书迷结伴、有父子或全家同行前往,当中还拿点心尝,热闹非凡,成为当时苏州人过年的一大风景。

  会书的目的与作用,一是艺人之间可以互相观摩;二是为光裕社筹集经费;三是让有才艺的年轻演员通过会书脱颖而出。

  当年,许多评弹名家就是在年轻时通过说会书锻炼出来的。弹词前辈周玉泉先生年轻时曾参加过苏州年终会书,但当时他一上台就吃了“陌生面孔”的亏,老听众不熟悉,进场台下就喊:“不好,叫他下来。”周先生早已汗流浃背,加上他文静的说书风格又吃了亏。幸好他及时使出一招又一招,所说《文武香球》获得了在座听众们的好感,给了他“说噱弹唱”四字俱全的高度评价,从此周玉泉名声越来越响。

  后来,年终会书一直延续至今,但有些变异,评弹界所举办的会书改叫“迎新书会”或称“迎春书会”,主要区别在不再局限于一个评弹团体,更没有“倒面汤,叫下台”,文明多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年时我们还能看到电视台举办的“春节电视评弹晚会”,内容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吃“福菜”
回家过年
走家串户敬酒去
教儿子识年俗
门后竖甘蔗
年羞
年终“听会书”
捧着茶蛋去拜年
有关年的那些事儿
马年赏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