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奇迹班”的经济课程
□ 田希城

  到了小学高年级,我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有所下滑:卫生不积极打扫、晨诵无人愿领读、轮值班委没人想干、图书无人愿分享……我为班级里存在着众多的消极现象而苦恼。我曾尝试着用“量化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谁知这种做法收效甚微。无意中,我从《第56号教室》一书中寻找到一个法宝——经济课程。于是,我学着雷夫在自己的班级——“奇迹班”,开始实施经济课程。

  我把打扫卫生、晨诵领读、轮值班委、校园执勤、出黑板报、图书分享等划分为不同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劳动报酬,还设置了额外劳动岗位,干得多就会得到更多的报酬。我班的经济课程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每到月末举办一次拍卖会。通过拍卖会,促使“奇迹币”(班币)在班内流通。到月末可以用自己获得的奇迹币,参加班内的拍卖会。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了起来,大家纷纷抢着多干。

  在首届拍卖会上,为了烘托拍卖会的氛围,我专门制作了幻灯片。当我把幻灯片往大屏幕上投射,学生看到“‘奇迹班’拍卖会”这几个字时,便欢呼雀跃起来。我说:“这一节课,我们举行拍卖会。我们的拍卖会将按照国家拍卖会的规则进行。”小家伙们一听到这话,感到十分惊讶。接下来我公布拍卖规则:“先请要拍卖物品的同学上前简单地介绍一下物品,然后,报个起价及加价。老师作为拍卖师帮着你们拍卖。如果想买的同学就举手应价,每举一次手就加一定的价码,谁最后出的价格高,物品就归谁。一旦交易成功,不得退货。如果在竞买过程中,自己的奇迹币不够了,可以申办信用卡。办信用卡的前提是,你必须诚实守信,不曾撒谎。好!下面请想拍卖物品的同学走上前来进行拍卖。”

  第一个冲到讲台上来的是班内最内向的孩子——小猛。他平常上课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班内举行的任何活动都不参加。这次他能主动参加,简直是个“意外”。他拿着手中的工艺品向同学们介绍说:“这是我自己拼装的一条龙,在家放着也没有用,我拿来拍卖,起价是3个奇迹币,每次加价1个奇迹币。”话音刚落,十多个学生举起了手。我在一旁说:“4个奇迹币第一次……4个奇迹币第二次。”“5个奇迹币第一次”……举手的越来越少了。“8个奇迹币第一次,8个奇迹币第二次。”我注视着同学们,这时只有小浩举着手。气氛不由得紧张了起来,他面部表情严肃,用牙咬着嘴唇,生怕别人再出价。“8个奇迹币第三次,成交。”小猛喊了一声:“耶!”他把拼装的龙送到了小浩的手里,这时的小浩,脸上露出了笑容。其他同学也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

  在这次拍卖会上,交易成功的物品还有“用纸叠的玫瑰”、“乒乓球”、“简笔画”、“图书”、“手工作品”等。

  小政是一位比较“难管”的学生,作业不交、值日不认真干……平时我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也曾鼓励过他、批评过他,可是没起到什么作用。因为在经济课程中被扣了很多奇迹币,又因为不爱劳动,他几乎没有挣得任何奇迹币。当自己看中的物品无法竞得,只能干瞪眼时,他伤心地说:“下个月,我要努力挣奇迹币,争取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听到后暗自高兴——经济课程起到作用了。

  小群是一个遇事从不敢担当,并且时常撒谎的学生。我曾对他进行多次教育,给他讲关于诚信的故事,可是他就是不肯听。在拍卖会上,他竞买图书时因为差0.5奇迹币没能竞买成功,于是对我说:“老师我可以办信用卡吗?”其他同学听到后,都有些不以为然,他也不好意思地回到在自己的座位上。我马上鼓励他,接下来好好表现,下次一定可以拍到心仪的物品……

  直至拍卖会结束,学生还意犹未尽,有人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举行拍卖会啊?”没参加拍卖会的同学对下一期拍卖会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小政渐渐地开始交作业了,也能认真干值日了;小群不再撒谎了……还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挣钱可真不容易啊,我以后再也不乱花钱了!”

  举办拍卖会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让学生进行单纯的交易,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明白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展现出自己最真善美的那一面。我想,这才是经济课程的终极意义。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关于“作业革命”的遐想
课程 可以如此简单
“奇迹班”的经济课程
老师去哪儿啦
走向生活的语文课程
让旅游变“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