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幼儿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设环境
让幼儿敢于说话
□ 付爱琴

  语言是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过程中逐渐培养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和艰巨的任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应该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能够使幼儿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给他们创设这样的语言环境呢?

  一是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主动与每个幼儿多交流,激发他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兴趣和愿望。交流时,教师要以母亲、朋友的身份出现,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亲切,像小伙伴一样没有距离,他们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具体要做到三个必须:无论何时何地见到哪个幼儿,必须主动打招呼,必须有简短交流(如到哪儿去、干什么),对幼儿的询问必须有问必答。长期这样做,幼儿会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关注和厚爱,他们也就愿意、敢于与你交流。

  二是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注意保护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无论是哪一种集体活动,都要给孩子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回答问题或者说说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只要他们能说出自己的所见、所为、所想,教师就应积极应答、充分肯定;如果在有限时间里不能让每个孩子都说,则可以采用不固定他们座位,三三两两自由分组讨论的方式,给他们自由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教师巡回倾听,及时鼓励幼儿口头表达的积极性。由于孩子年龄小,可能存在说得不完整或者咬字不清等情况,不要轻易否定他们,应用规范的语言和他们交谈,让他们在模仿中及时修正、补充,使语言表达日趋完美。

  三是开展说话竞赛活动。充分利用自由活动和其他活动时间,开展说话竞赛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时,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沟通,交流的内容更广泛,形式更自由,这样幼儿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一定不要吝惜一朵朵小红花和赞赏的词句,要及时鼓励和鞭策他们的语言表达。还可以把他们运用的好词语和好句子记录下来,用红纸抄写下来,张贴到班级表扬栏内,让大家模仿。这些激励方式能使幼儿更敢于表达,表达得更好。

  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时,要掌握幼儿语言学习的规律,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商南县幼儿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朱永新: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刘焱: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创设环境
让幼儿敢于说话
穿靴子的故事
消除误解
幼教信息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