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兰察布:在课改中寻求幸福
□ 郑建强 滑 俊

  “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学生成绩结构是‘纺锤形’的,尖子生和学困生相对较少,中间生是大多数。而我们学生的结构却是‘金字塔’形的,尖子生少、学困生多,而且分数段越低学生人数越多。”针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学生素质和学业水平严重两极分化的现状,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赵宏伟担忧地说。为了破解困局,乌兰察布市教育局抽调资深教研员和精通教育的行政人员组成专家团,对全市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查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理念落后及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是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乌兰察布教育人开始了一场改革的攻坚战。

  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

  “传统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默默无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一般都放在一节课的中间,这恰恰是学生记忆效果差的时间段。”在乌兰察布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闫满看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消耗了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学生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也受到极大的制约。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敢多向学生提问,即使提问也只针对学习好的学生,无暇顾及学困生。久而久之,学生的两极分化便越来越严重,而随着年级升高,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学困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教研室主任李润和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现象:“传统课堂教学就像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开始时小鸡数量很多,越往后小鸡数量越少,最后老母鸡只能带领几只小鸡。”

  一位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过深入研究的教研员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发达地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只发挥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这使得学生更容易参与到小组学习中,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实质。这样他们掌握的知识才是活的,才能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应用。”

  转变理念狠抓课改

  在乌兰察布市委召开的庆祝第28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市委书记王学丰提出了有关教育的“三项改革”。他说:“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就是让学生健康成长。”在各旗县主要领导参加的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王学丰也特别指出:“要以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为目标,学习运用现代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填鸭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转变,从重视知识、技能教育,向重视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养成模式转变。”

  为让校长和教师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乌兰察布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先后到北京、山东、河南、山西等地考察学习。当看到杜郎口中学“乱哄哄”的课堂时,他们没有浮于表面印象,而是深刻地认识到,“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在这样自由、轻松的课堂上,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其实是形乱而神不乱”。

  在充分认识到了课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后,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开始全面推行课改。四子王旗成立了以教育局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为了科学评价学校课改并督促其行动,商都县教育局课改小组制定了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要求学校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考核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效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标准,突出过程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并作为绩效工资分配和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为了鼓励各学校积极推进课改,各旗县教育局奖励那些做得好的学校和个人。卓资县教育局局长冯连柱说:“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导、教师,除给予物质与精神的鼓励外,在外出学习、晋级评优等方面做相应的倾斜。”

  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大力支持区域内学校的课改行动,但在具体实施中依旧无法避免难题的产生。一位教师说:“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形式,出现了一些虚假现象,学生表面上在进行合作与探究,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交流、思维碰撞和智慧共享。也有部分教师课堂调控能力不高,留给学生的时间、空间比例不合理,甚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于是,2013年,乌兰察布市教育局派出专职人员,对各地课改情况进行了三轮调研和一轮专项督导。调研组深入学校,掌握了全市学校课改第一手资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琮更作出要求:“各旗县市区要制定总体推进方案、保障措施及监督办法,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系统工程抓,配套措施快速跟进,保障条件迅速配备。在课改过程中既要积极稳妥,又要大胆创新,做到边改革、边研究、边探讨、边提高。”

  课改生成新气象

  乌兰察布市区域课改的推进,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改革后,2013年,察右后旗小学三、六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成绩,全旗“一分两率”均有明显提高。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的教学质量曾在内蒙古中学的位次一度下滑,但自2012年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经过两年的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还形成一套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疑探导练”。

  一位践行课改多年的教师说:“学困生因为有优秀生帮扶,成绩有所提高;优秀生因为帮助学困生,其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当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后,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课外时间。一位学生家长说:“现在孩子回到家忙着看书查资料,解决老师留下的预习题,再不用我们督促着完成家庭作业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探求课堂真谛、思考教育的意义,是乌兰察布教育人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教育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学校呼唤生态建设新机制
生态智慧
是一种哲学
乌兰察布:在课改中寻求幸福
如何营建学校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