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9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荒地上长出的精彩
□ 杨聪伟

  学校食堂与围墙之间,有块三角状的土地,约有一亩。每年夏季特别美,因为苦瓜、金瓜、冬瓜、茄子、西红柿、豇豆等都在自由地彰显着生命,红色、绿色、紫色、橙色格外引人注目。

  这原本是“5·12”地震重建后留下的建筑荒地,杂草丛生,灰渣满目。我与团队成员商议,此荒地可作何用?大家认为:栽上树,将地面硬化,砌上石桌石凳,做师生休憩处。这样的做法并无不妥,但大家都觉得少了一些教育意义。

  记得有一则故事,说一位大师带着一群弟子来到一处旷野,问他们:要除去地里的杂草,用什么办法最好?经过一年时间,弟子们明白,最好的办法是在上面种上庄稼。故事给了我们启示,于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翻挖、换土、下种、育苗、移栽、立架、牵藤……收获瓜果之余,我们也收获了思想,收获了文化——一者,于农事,种庄稼为正,能有效去除杂草;于教育,学生的不良品行如同杂草,唯有“种”下美德,才是最佳方法。二者,荒地虽然贫瘠,但经精耕细作,也能收获满满。三者,同一块土地耕种,作物不同,成长有快有慢,但各类瓜果成熟之时,它们呈现的却是多样的精彩——教育者对生命的起码尊重,就是等待。

  荒地上生长出的这份精彩,对学校“生本三园”文化的构建来说,不仅呈现出了“生态”的意境,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本质和教育的真谛。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吴家小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学校如何运用“无边界管理”
学校让美苏醒
荒地上长出的精彩
教育本质再讨论
让自己活在困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