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我没有马上站出来,而是后退一步,选择相信学生,等待并鼓励他们互相补充、解释、质疑、完善。
有感于师退生进
□石媛媛

    《点亮小电珠》是小学科学课中的内容,以往的教学一般按照“观察小电珠的外部构造—尝试点亮小电珠—寻找更多点亮小电珠的方法—归纳点亮的连接规律—观察小电珠的内部构造—认识闭合回路”逐步展开。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完全被框定在教师的安排中,自主探究的机会并不多。在研究了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后,我想打破以往的课堂,于是做了以下探索。

    从真实问题出发

    课前,我准备了一些应用小电珠的景物图片和小电珠的实物,请学生针对小电珠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小电珠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小电珠的各个部分有什么作用?小电珠里面是什么样的?小电珠是怎么亮起来的……学生还梳理了这些问题,确定了研究顺序:一是认识小电珠的结构和作用,二是研究小电珠是怎么亮起来的,三是研究小电珠为什么能亮。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根据课本内容推进课堂,学生并没有产生“我要研究”的欲望和持续研究的动力。但是,如果这种欲望和动力由学生主动产生,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探究和学习。因此,本节课中,我放下把控课堂的想法,尝试放手发动学生,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生经过交流,确定研究顺序。他们以自己真实的问题为出发点,开展关于本节课内容的探究。

    教师后退

    以前上这节课,我会限定学生使用一根或两根导线,尝试点亮小电珠。但本节课,我没有限定使用导线的数量,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

    第一小组选择用四根导线进行连接,并成功点亮了小电珠。此时,用两根导线就点亮小电珠的第八小组对他们的做法进行了质疑和评价——我觉得你们这种连接不太好,因为用两根导线就够了,你们用四根导线太浪费了。第一小组对此进行了解释——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连接能点亮小电珠,我们觉得这样连接也没有问题。

    要是在以前,当学生讨论进行到这一步时,我一般都会介入,以总结或评价尽快结束学生讨论。但这节课我没有那样做,而是让两组学生继续进行观点的交锋。几番交锋后,他们都未能说服对方,但辩论却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倾听和思考,他们纷纷加入讨论。

    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我才进行总结和评价:第一小组解决的是怎样连接能点亮小电珠的问题,第八小组在点亮小电珠的基础上考虑的是工程设计问题,站在工程师的角度更深入地思考这个任务,这样的想法真的很棒。但我也提醒他们,在表达观点的同时,要认真倾听和思考对方的观点是什么,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实现知识建构

    以往的课上,一般是按照“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提问—学生再回答”的环节进行,学生的思考和发言是被动的,他们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机会较少,在强势的教师面前,许多心里没底的学生甚至不敢与教师对视,也不敢发言。

    在这节课上,学生有自己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每个环节、每一次出现问题时,我并没有急着帮助学生,而是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学生针对“怎样点亮小电珠”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并根据多种连接方法总结规律。每一步,他们都与伙伴进行交流;每一次发言,他们都有伙伴的支持;每一个问题,都有伙伴的帮助共同解决。

    课上有学生提出问题:“电流是循环的,为什么电池里的电还会少?”其他学生说:可能是有一部分电被吸收了,可能是电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电池里有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物质被使用了……

    在这个问题的交流中,我没有马上站出来,而是后退一步,选择相信学生,等待并鼓励他们互相补充、解释、质疑、完善。最终,他们形成了共同认可的观点,实现了知识的建构。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丰台区草桥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