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当课改步入深水区,我想,我们不仅仅需要“课堂反馈应由间接反馈变为直接反馈”这样的新理念、新见解,同样需要对“学生展示”“启迪思维”“始于独学,终于独学”这些课改理念的坚守和不懈践行。
课改是坚守与突破的交响
□ 本报记者 崔斌斌

    “我们以前的评课或学情反馈往往是间接反馈,但更科学的方式显然是直接反馈。”近日,在河北邢台思源实验学校举行的“创课进校园”活动中,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王红顺的这一观点让人耳目一新。这一观点也被写入此次会议的成果——《3.0版观课评课体系成果》报告中。

    的确,在以往的评课中,我们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教师坐在教室后面听课,之后在会议室或其他地方向授课教师反馈对这一堂课的看法,而且听课者更多的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但这个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主体——学生。学情反馈的受众不应该是学生吗?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得如何?这些问题被许多教师遗忘了。从观察教师到观察学生,从观察“教情”到观察学情,课堂反馈从面向教师到面向全体师生,这就是从间接反馈到直接反馈的转变。

    此次公益活动的主题为合作学习与深度学习,其中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景龙刚的一个观点让人印象深刻。他说,学生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一般不会比教师好,那为什么还要让学生频繁展示?而他的回答是,主要的目的是暴露,暴露学生的盲区,暴露学生的不足,暴露他们存在的问题。

    这个观点对于长期研究课改的教育工作者或许并不陌生,但放在这样一个会议主题下显然意义深刻。教师践行课改的一大阻碍就是认知,“我为什么要让学生展示?我为什么要让学生合作?我为什么要课改……”当教师真正理解课改中一些操作方法背后的意义时,或许才会成为他们课改的真正起点。

    “以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启迪思维,优化性格。”同样,四川遂宁遂州外国语小学校校长李启书的这个观点朴实而不普通,他解释说,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是什么,还要最大化地发掘知识对学生成长的意义。真正能坚持践行这一理念的学校,值得我们致以深深的敬意。而这不正是合作学习与深度学习需要明确的目标吗?

    当然,不论是合作学习还是深度学习,学习最终都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正如河北邢台思源实验学校校长张海晨所总结的:“学习始于独学,终于独学。”学习其实是从学生独学时的不懂开始的,不管是对学、群学还是其他合作学习方式,甚至是深度学习,最后的落脚点都要回归到学生的独学。学生真正把合作学习、深度学习中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理解的东西并融会贯通,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几个观点并不能完全体现一场会议的价值,但我们或许能从中窥探一二。当课改步入深水区,我们不仅仅需要“课堂反馈由间接反馈变为直接反馈”这样的新理念、新见解,同样需要对“学生展示”“启迪思维”“始于独学,终于独学”这些课改理念的坚守和不懈践行。课改,其实就是坚守与突破的交响。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