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7日 星期三
接地气,才会有人气
□ 陈 超

    前些天,中国教师报主办的一场围绕“合作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大讨论在河北邢台举行,这是一次思想盛宴、好课盛宴,也是一次真知灼见的“平民化”表达。

    这次“创课进校园”活动,给我的第一感触是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腔调,没有复杂难懂的语言游戏,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很纯粹、很真实、很容易引起一线教师共鸣的清新风气。无论是专家学者的报告,还是一线教师的发言,都一针见血,直击痛点,很接地气。

    说这是一次接地气的相遇,还在于我们看到了当前最接地气的课堂。无论是河北邢台思源实验学校和山东茌平杜郎口中学的同课异构,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38节开放课,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最需要的“学”,学科最需要的“教”。看到的是教师们守住学科本真,还原学科本色,盯住学生学习力、学科味、表达力不放手的执着精神。课堂每个环节都走得扎实有力,课堂所呈现的问题也是自然流露。这才能让我们真实清楚地知道,课改我们需要改哪里?为何改?怎么改?

    我们常说课改需要灯塔。这个灯塔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在这些一线课改人的思考实践中。活动中,4位校长的微报告就是4种思考和实践。最真实的案例呈现,口语化的理念解读,可操作的方法指引,最家常的表达方式,赢得全场一阵又一阵掌声。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掌声不是单单的礼节性表达,而是带着笑容、带着认可、带着佩服的接纳与赞赏。我们愿意听,我们听得懂,我们有共鸣,这样的报告不会催人入眠,不会单调乏味。

    观课、评课、晒课、研讨,参会者是参与者,也是活动的主人,都有发言权,这样的活动有东西学、有事情做,这样的会议很充实、有干货。所以才会出现“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会场很少响起不和谐的手机铃声,没有特别安排休息环节也没有抱怨,会议最后几乎仍座无虚席”的高效会风。

    因为接地气,因为是平民化的会议、真实发生的研讨,所以才会有“问计于生”的成果发布。问计于生,简单的四个字其实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一切课改模式、一切教育理念,其目的都是指向“学生学得怎么样”的问题。而在现实中,许多由一线教师实践得出的结论,往往更有助于从教育的根上推动课改的成长。

    课改不是几个专家学者就能推动的。它需要人气,需要更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主动作为,因为他们才是实实在在的操刀者和撬动者,只有他们心甘情愿地“捧场”,课改才有希望。这场接地气的活动,犹如闷热空气中的一股清新凉风,吹散了当下教育的浮躁,吹来了一线教师坚定课改道路、企盼课改价值的信心。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遂宁市遂州外国语小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