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教学初体验
黄 鹏

    看过许多关于支教的电影,从《天那边》到《我的教师生涯》,我的心中开始有了对支教的崇敬和向往,当我得知自己有机会可以支教时,心中既激动又紧张。

    曾经,我以为支教就是到偏远山区过艰苦的生活,认真教学,关爱学生,同时也受到那里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现实却有很大的不同,我支教的地方不算偏远,教学硬件设施很好。在教学工作初期,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比如语言障碍,支教学校的学生上课多数讲家乡话,本地教师授课也是半普半土的混搭,我犹记得第一节课听不懂学生回答的尴尬。此外,年轻教师在学生眼中是没有威严的,学生们“不怕”我,许多纪律性要求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初期与自己预想的差距,使我深感煎熬。

    支教既然是块试金石,必然不是那么顺利的,想要有所成长,必然需要经历破茧的疼痛。我决定调整好心态,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课前认真备课,上课采用新式的教学方式,讲知识时加入一些新鲜事例,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后采用各个突破的策略,根据上课情况找每个学生聊天,了解他们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幸好没放弃,这一切的努力之后也有所收获。课上学生开始尊敬我,课下也与我成为了好朋友,还有了几个“得意门生”。

    记得那次运动会时,我给学生们加油,小李是跑长跑的,跑完休息时坐在操场边跟我聊天。他把自己心底的话说了出来,他说自己也很想好好学习,但之前落下了,现在感觉跟不上,没有动力了。我第一次作为教师的身份得到他人的信任,内心激动又沉重。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帮助他重新找回自信。当我离开学校时,小李已经变得乐观,不再畏惧学习了。

    另一个学生小田属于偏科生,偏向化学。每次我叫他回答问题,他的思路都特别清晰,能想到其他人想不到的。那是一次上课,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小田小声说出了一个答案,但是马上就被其他学生否定了。这时,我从小田眼里看到一股不自信。我没有马上进行评价,而是鼓励小田说出他的想法和思路。小田说完,否定他的学生也表示了赞同。我接着引导学生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猜测随意否定别人,也鼓励小田有理有据地发表观点。我说这些话时,看到了小田眼中的光芒。那节课后,小田上课更有兴趣和激情了。

    这段支教经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是一个打好基础、指引方向的过程。育人的过程,如同培育一棵树苗,该施肥就要施肥,该修剪就要修剪,也要给其足够的生长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亲眼见证一个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我想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教师感到幸福了。

    (作者系山西太原师范学院学生)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