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治校方略
从一所薄弱校到另一所薄弱校
李志欣

    我曾先后在5所薄弱学校工作过,这些学校不是偏远农村学校就是城乡接合部学校。

    其间,我不断探索、思考和追问:到底怎样才能激发生命活力,变薄弱为优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呢?我认为,首先校长要有使命感,时刻去感知“我”可以给周围的人和世界能带来什么不同;其次要身先士卒,从“我”做起,从而改变。由此,怀抱“执着寻求薄弱学校的变革与发展”开启了我的教育改革征程。

    回顾过往,我的工作经历的显著特征是“从一所薄弱学校到另一所薄弱学校,从一轮教学改革到新一轮教学改革,从一群追梦伙伴到又一群追梦伙伴”……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沉重课业负担,成为制约学校发展、消耗教师精力体力、阻碍学生思维开发和兴趣特长发展的顽疾。

    2007年,我在山东省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担任校长时,提出并实施了“零”作业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其一,课后作业布置做到“三个不准”“一个必须”。“三个不准”,即一律不准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不准课后发放成套试题,课上完不成的作业不准留在课后做。学校督查组随时随地检查,一旦发现给学生布置课后书面作业,立即通报整改。“一个必须”,即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课堂学习指导纲要》,必须实现当堂评价。这些举措改造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流程,变革了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和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校出台了《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和《双休日(节假日)生活指导纲要》,加强自习课和课外生活指导。

    其二,解放教师职业生命兴趣,引领教师走上专业成长之路。学校在数年改革后总结出:“减负”的根本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改革过程中,教师自动成立“民间学术自组织”,这些专业兴趣相近的教师一起读书,一起讨论教学改革,组成共同体,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而促进团队专业成长。由此,学校的校本教研体系得以重构,学校的发展潜质凸显出来。

    其三,建构形成校本课程谱系。改革的不断探索,使科学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变成现实,学校形成“三纲要一综合”式课程架构,创造性地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到了实处,结束了教师唯教材与教辅而教的历史,教师有了课程开发的意识与智慧,开始“消费”自己创造的知识,综合建构起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

    这项改革成果于2014年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6年,我开始担任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校长,刚到学校时,校园环境简陋,办学思路不清。留守儿童居多,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不少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决定继续高扬“在薄弱学校变革与发展中成就学生”的旗帜,开启“全学习”课程改革与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我们从课程出发设计校园空间环境,打造“全学习”课程化校园文化。在深入分析学校内涵发展、办学特色、课程理念及学生多元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对空间功能进行整体再构和巧妙运营,将用于区隔的绿化带全部打开,走廊或连廊不只是为了通行,大厅与馆室也不只是为了容纳,所有原本局限或封闭的区域都“期待”人的抵达、停留与使用,从而成为开放性、多样化的阅读学习和娱乐活动空间。一处处平常的校园空间,被改造成了“六艺庭院”“劝学蹊径”等景致,吸引学生观赏、阅读、思考与表达。由此,一些教师开始把有关主题课程的学习搬到教室外,一些学生社团活动也开始进入公共空间,学生可以在教室以外的开放空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更多学习资源,“非正式学习”在校园的每一处场域、每一个角落随时都可能发生。

    我们还开发了“5+2”教师“自成长”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读书、写作、课例、课题、课程,游学和分享”的“5+2”教师“自成长”模式,从单一的就“教研”谈“教研”中跳出来,把教师带向自由研究的理想领域,由种子教师带动,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以项目制的方式系统组织主题培训活动,不断打开固化的思维,解放教师的职业兴趣,重塑教师的职业生命。

    2019年,该成果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

    多年扎根农村办教育的实践让我深深明白,学校实现从薄弱到优质发展,应该从敬畏学生生命、挽救孩子童年出发,努力践行“减负增效”理念,不断丰富学校改革文化内涵,以更富韵味的创新姿态谱写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新篇章。

    如今,我又将走进一所新的薄弱学校,这将开启我探索薄弱学校优质发展的新征程,继续考验我“在薄弱学校变革与发展中成就人”的教育信念。我也将用力汲取教育家精神,坚定地走在薄弱学校求变的路上。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原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