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
中非教育者共享科学教育开展经验

    本报讯(记者 黄浩) “科学教育是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也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非洲是充满教育活力和潜力的大陆,非洲科学教育正在不断吸收先进经验,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日前,首届中非科学教育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一钢表示,中非科学教育论坛举行有助于中非教育界专家学者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围绕“中非科学教育政策与领导力”“中非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非科学教师领导力与专业发展”“中非科学教育的评价与考试”等四个主题,中非教育学者共同展开研讨,来自非洲各国的留学生、科学教育研究者、科学教育共同体学校教师与研究生等百余人参加论坛。

    “科学教育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主要源于数字时代是区分于农业、工业时代的,唯有创新才能取胜,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源于创新。”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陆亭表示。

    “科学教育发展阶段根据历史发展可分为科技救国阶段、科技立国阶段、科技兴国阶段、科技强国阶段。”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黄晓分享了中国科学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历程,她表示,“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教育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带领下承载着不同的使命,也造就了亘古不灭的精神之光。”

    坦桑尼亚总统府省级行政和地方事务部教育管理司副司长欧内斯特·欣朱介绍了坦桑尼亚科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在该国两年学前教育、七年小学教育、四年初中教育、两年高中教育等不同学段之中,科学教育的开展一直与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回顾多年科学教育经验,中非教育学者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思考。以科学课程改革为例,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学特级教师王耀村以中国科学教材历史演变为出发点,提出中国科学教材在研究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中心概念,以科学哲学构建教材的体系结构。坦桑尼亚教育研究院教材设计与开发部主任菲克松·姆特莱西介绍,该国去年进行了自独立以来的第六次课程改革,主要变化与改进是教学范式向能力本位教学的转变、更加关注21世纪技能、使用信息与通信技术等。

    同时,中非教育者为未来开展科学教育提出了思路。欧内斯特·欣朱针对非洲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三大应对策略:一是进一步改善科学教育计划、投资基础设施与教师培训,二是整合最新技术以加强科学教育,三是促进STEM教育及提高对其重要性认识。黄晓则提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中国要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着手落实好建设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等路径与举措。双方呼吁,中非两地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科学教育发展。

    会上,浙江师范大学与坦桑尼亚教育研究院、坦桑尼亚教育管理发展局共同成立中非科学教育合作中心。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