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知、好、乐——教研员专业发展“三重境界”
靳建设

    “一个教研员一面旗,我为教科研作贡献”,这是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提出的教研员专业成长理念,是10多年来秉持的一种价值追求。一个优秀的学科教研员,会带动区域内一批教师获得有效的专业发展,推动区域内相关学科教学的高质量提升,进而带动区域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研强则教师强,教师强则教学强,教学强则教育强。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全面系统地对教研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去年5月底,教育部又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强调“强化教研专业引领”,提出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研队伍,为新时代教研员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反映学习的三重境界,这也是教研的三重境界。从专业视角来看,新时代的教研员应达到会研、善研、乐研三重境界。

    “会研”是教研员立研之基

    教研是一门专业、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做一名合格的教研员,必须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论、学习科学等。所以,一名新时代的合格教研员,要想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应当从学好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论开始,就要有足够的教育理论储备。

    教研员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达到“会研”境界的教研员具有指导学科教学和教研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一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从支撑人才培养的基础、筑牢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基点的战略高度,明确自身工作的性质、定位和价值追求,发展自己,发展教学,发展学科教研,通过促进学科教师发展,提高区域课程教学质量。二要掌握学科教研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基本程序,熟练科学地研究和解决区域内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三要研究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任务。研究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学科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四要研究自身学科课程教学,研究并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吃透学科课程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研究区域内本学科教师队伍的结构、现状和专业发展的问题与需求。五要引领教师开展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教学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研员要能有效指导本学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区域联片教研、网络教研、主题教研,切实解决区域学科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专业支撑。

    “善研”是教研员专业发展之道

    一名优秀的教研员,不仅要热爱教育教学、懂得教育教学,还要善于实施教育教学,善于将崇高的教育信仰与教育理想满怀深情地落实到学科教研实践之中,善于将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原则体现在细致入微的教研生活之中。“善研”,是教研员走向成熟、走向专业化的标志。

    “善研”,就是将卓越教研作为教研员的职业追求,努力实现最优化教研实践。一要善于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本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教育功能,深刻洞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建立完善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有效指导教师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二要善于抓住深化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和提炼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成果,大力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创新具体的落地方式和路径,实现有效教学。三要善于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指导广大教师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实施因材施教、差异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高质量教学。四要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大概念、大任务、大单元及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指导,这既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变育人方式的重要路径,也是学科教研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五要善于将人工智能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活动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区域协同教研,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改革教学教研评价方式,建构学科教研高质量发展模式,追求高效教研。

    “乐研”是教研员追求专业卓越之魂

    一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大致有三种基本表现:一为憎然,一为漠然,一为欣然。憎然,就是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时时事事都不顺眼不顺心,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漠然,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仅仅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欣然,就是非常喜欢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沉浸其中,乐而忘忧。显然,“乐研”是一种最佳的职业生命状态,是教研员的最高境界。一个达到“乐研”境界的教研员才是一个卓越的教研员。

    一名具有教育生命力的优秀教研员就应是一个“乐研”之人,热爱教育,热爱学科教学,永葆教育的理想、信仰与情怀,不忘教研的初心和使命。所以,真正永不消失的教研热情必然建立在对教研工作的无限热爱上。秉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长即成果”,将教研与科研深度融合,不断开拓教研工作新局面。过去的10年,我们致力于甘肃省教研员队伍建设,提出并强化推进落实“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创新能力、有协作精神”的教研员专业发展素养要求,基本建立了一支“会研”“善研”“乐研”的教研员队伍,为甘肃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撑。

    “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一名优秀的教研员由“知”到“好”再到“乐”,是把教研做到从有效到高效再到卓越的发展过程。卓越教研是教研人奋斗的足迹。我们坚信:有效教研助推有效教学,精准教研助力高效课堂,卓越教研造就卓越名师。

    (作者系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中国教师报